良缘(1 / 2)

良缘

苏学士一到厨房,见到案板上已经擀好的面皮,颇有些意外道:“这是来了位田螺姑娘?”

林山卿将江风旸往前推了推,含笑道:“田螺姑娘在此。”

“哎呀,是阿旸啊……”

他搓搓手,转身看到墙边的竹篮,里面是洗净的母鸡。

“这是谁人送来的?”

“是邻家一位大哥所送,说是料想苏学士没来得及准备食材。”

“正好,中午叫上他一起来用饭,前些日子扶葡萄藤子他可是来帮了好几日的忙。”

“好。”

“阿旸与太子妃出去坐着吧,这里就交给我与夫人。”

“那我们就先去前院了。”

“好。”

他们在前院略坐片刻便外出走一走,周围都是葡萄藤,叶子毛茸茸。今日的太阳忽明忽暗,天空并非一直洁净。两人踩着小路往前走,看到清澈的溪流。

溪流之中有大片的黑色,林山卿吃了一惊。

“那是什么?”

她走近一瞧,是成片的蝌蚪。

江风旸拉着她的衣袖,看她探头向水里望。

她指着一处道:“有鱼!”

江风旸看过去,果真见到游鱼,它们自在安详,小小一尾,有些落叶飘在水面上,游鱼四散,是受了惊扰。

江风旸呵呵笑,拉着林山卿往前走去。

溪水中央放着石块,连成一座过河的小桥,他们一前一后走过,到达溪水对岸。

太阳不见了踪影,脚下的草地上生着蓝色花朵,附近的田地里长着紫云英。

江风旸率先坐在草地上,扯扯林山卿衣袖,于是她也跟着坐下。

江风旸转过身,与她背对背,他往后仰,惬意的望着天空。

林山卿一时不备,差点向前扑倒,她也学他向后仰,看向远处山林。

又有风来,他们不约而同闭上双眼。

江风旸道:“城南的花开的早,城北的花开的慢,估计这时城北的杏花还在开放。”

“大越的杏子好吃么?”

“有些好吃,有些不好吃,全凭运气,大越的水土不适合杏子生长,不过杏花倒是美丽,若是五娘想看,我们可以一同去赏一赏。”

“好啊,有时间去吧。”

太阳出来,晒在脸上有热意,林山卿擡起手臂挡一挡,他们在这时听到苏学士的呼喊:“阿旸——”

江风旸站起,拍拍衣上的草屑,又将林山卿拉起,他们顺着原路返回,江风旸拉着她走过葡萄藤架,她伸手掐断一根茎叶,枝干还滴着水。斑驳的光影洒在她红衣上,石榴红衣裳是这园内最明媚的风景。

“一起走过葡萄藤架的夫妻会长长久久。”

林山卿问道:“我在离国不曾听说过,是汝歌的传说么?”

江风旸面不改色道:“大越有这样的说法。”

林山卿点头,觉得有些新奇。

江风旸侧头笑,这不是大越传说,实乃太子胡诌。

这也是他心中最深切的企盼。

邻人已经到了大厅,他见江风旸与林山卿前来,笑着打招呼。

邻人是个年轻人,穿着朴素而整洁,他们一同入座,桌上已经摆好了油泼面与一罐炖鸡汤。

他们拿起竹筷,男子手边都放了一晚酒,这是苏学士亲自酿的桂花酒,滋味醇厚。

邻人打开了话匣子:“还不知公子名姓?”

江风旸回道:“我名江风旸,我妻子林山卿。”

邻人乐了:“一个江上风,一个林中山,又是一对夫妻,这真是一段良缘。”

苏学士恍然大悟:“还真是,叶青不说,我都没有发觉。”

“公子也听到了,我叫叶青,就住在苏学士附近,世代都住这里,我们也是种着葡萄园。”

“想必夏季汝歌城内的葡萄有一大半出自这里。”

叶青哈哈大笑:“这我可不谦虚了,我们家种的葡萄确实是大受欢迎,照顾葡萄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般细心,所以葡萄各个儿水灵。”

“能吃到这样的葡萄是一种享受。”

“说起葡萄,我长这么大吃过最好吃的葡萄是产自西域,曾在西域吃过一回,直到此时依旧念念不能忘。”

“叶青去过西域?”

“儿时随家父一同去过,那时在边境遇到劫匪,亏得离国商队庇佑才躲过一劫,因此我对离国人颇有好感。”

苏学士第一次听说,他好奇问道:“离国的商队厉害?”

叶青回:“是劫匪不碰离国商队。”

苏学士唏嘘:“劫匪也有仁义道德在,是我孤陋寡闻了。”

叶青笑:“苏学士是文人,自然不知商人之事。”

“我仰慕离国文化,有生之年也想去离国走一走。”

叶青转头看向林山卿:“江夫人不是大越人吧?”

林山卿擡起脸,微微一笑:“我是离国云砚人。”

叶青惊讶,叹道:“原来夫人是离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