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无疑是当面羞辱源义朝,令他难以忍受。他当然不敢对幸子发泄怒火,因为他明白此事错不在幸子,而在天皇的不识时务,未能认清权臣的势力。他暗自握紧拳头,目光如炬地盯着后白河,眼中杀意尽显。
一旁的赵桓饶有兴致地目睹这一切,捕捉到源义朝表情的变化,便添油加醋道:“幸子所言极是,在我们大宋,若有人如此不敬君王,那可是重罪,抗旨不遵者,必遭斩首。”
几句话说得源义朝面红耳赤,惶恐不安地连声解释。赵桓却摆手笑道:“在大和国,我们的天皇最为仁慈,性格温和,即便有人指着他的鼻子骂,他多半也不会有何反应。所以,你大可放心行事,天底下除了老天,就数你最大。”
源义朝听罢,哑口无言,不知赵桓是在讥讽他还是夸赞他,话语中褒贬兼具。
后白河天皇却听出了赵桓话中支持他的意味,心中大喜,昂首对源义朝说道:“没错,此事已定,无需再议。”
源义朝猛然转头,冷声质问后白河:“为何藤原道则的话你言听计从,而我的话你却置若罔闻?”
他所提及的藤原道则,又名新西,乃天皇最为信赖的皇室顾问,同时也是源义朝的主要竞争对手。两人多年来在朝堂上针锋相对,皆欲将对方扳倒。
源义朝私下得知,自己的人事任免提议被天皇拖延乃至欲直接驳回,正是这位皇室顾问新西在暗中作梗。他告诫后白河,不应凡事顺从权臣,该拒绝时须坚决说“不”。
他原本就憋了一肚子火,现在更是直接被天皇当着大宋爵爷的面否定,怒气更是无处发泄,差点当场翻脸讨个说法。
天皇刚才得到了幸子和赵桓话语的鼓舞,顿时腰板挺直,胆气也壮了起来。面对源义朝的质问,他毫不客气地回击道:“我是天皇,采纳谁的意见,不采纳谁的意见,似乎可以自己做主,无需征求你的意见。我认为他的话有道理,自然采纳;
认为你的提议无理,自然不采纳,这有何不妥?如果你们说什么我都得听,不能有自己的意见和决定,那我当天皇有何意义?不如你来当好了。”
这句话分量极重,若在大宋,皇帝如此一说,大臣们会吓得屁滚尿流,跪地磕头,因为这已是皇帝极为严厉的敲打。
然而在大和国,权臣与天皇势均力敌,抗衡多年,权臣早已养成一股天下第一的霸气,天皇根本不放在眼里。
如今若天皇能和气相待,双方尚可商议;若硬碰硬,不讲规矩,那源义朝也绝非善茬。但眼下他必须隐忍,因为平清盛这位大将军还在平安京,未离京,必须等这位定海神针离开后再作打算。
于是,他恭敬地作了个揖,说道:“臣失礼了,臣先行告退。”随后,他又向幸子和赵桓分别行礼,然后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