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悬疑推理 > 代晋 > 第一三四六章 如故(二合一)

第一三四六章 如故(二合一)(2 / 2)

司马道子神情惊愕,忽然大笑起来,指着王绪道:“你喜欢安若素?哈哈哈,这么说来,她肚子里的孩儿是你的种?哈哈哈。你居然喜欢这么一个贱人。哈哈哈。”

王绪怒道:“我不许你这么说她,她是大族之女,她的父亲便是被你害死的。她可不是什么贱人,也不是奴婢。她……她是世上最好的女子。可是你杀了她。”

司马道子冷笑道:“那又如何?她不过是我府中的一名歌伎罢了。王绪啊王绪,你居然为了这么一个女子记仇。你若喜欢她,为何不同我说?我将她赏赐给你又如何?何必偷偷摸摸的偷情?堂堂大丈夫,为了一个这样的女子?呵呵呵,真是笑死个人了。”

王绪冷声道:“同你说?你是什么样的人我还不知道么?说了此事,死的便不光是她了,还有我。她为了保护我,临死也没有把我供出来。那日……那日她从高楼摔落,就死在我面前。你杀了我最心爱的女子。那时起,我便发誓要为她报仇。”

司马道子冷笑道:“你可真是个痴情种。呵呵,安若素么?倒是很不错。身段柔软,肌肤吹弹可破。也会侍奉人。我命她陪侍的时候,嘿嘿,她做的很好,什么都愿意做。”

王绪面色涨红,厉声喝道:“住口!住口!”

司马道子大笑,兀自道:“你怕还不知道,我还用她款待过别人呢,别人也夸她妙,而且还不止一个人。哈哈哈。”

王绪怒极,跨步上前,一把抓住司马道子的头发,挥手猛扇司马道子的嘴巴。司马道子被打的口中喷血,兀自龇着牙大笑。

“哈哈哈,你心爱的女子?哈哈哈。早知如此,我让她多侍奉几个人,哈哈哈。心爱的女子被如此糟蹋,你是不是很痛苦?”

王绪抓起桌上的茶盅,扬起手便要往司马道子头上砸。司马道子怒骂道:“砸,砸死我。砸死我便是。”

王绪缓缓的放下茶盅,退后整顿衣衫,调匀呼吸。

“此刻杀了你,那是便宜了你。你弑君之罪,要遭千刀万剐。留着你,慢慢的折磨,慢慢的享受生不如死的滋味为好。王爷,王绪告辞了。”

王绪转过身来走向门口,对门口几名看守的亲卫道:“好生看管他,不能解开绑绳,以防他自杀。”

亲卫们躬身应诺,一人沉声道:“王大人,他要酒喝,给他喝么?适才他满地打滚,酒瘾犯了,头都撞破了。”

王绪冷笑道:“喝酒?弑君逆贼还想喝酒?我准许你们可以喝酒,就在他面前喝给他看。但一滴也不许给他尝。将他绑在柱子上,不能让他抢地。他若是死了,你们人头落地。他若是喝了一滴酒,你们一样人头落地。”

……

午后的阳光甚为刺眼,朱雀航南岸长干里的长街上,一队骑兵策马缓缓而来。在阳光的照耀下,他们身上的盔甲闪耀着黑黝黝的光泽,长枪上的红缨在空中如火焰燃烧。

长干里的百姓们聚集在道路两旁看着这队兵马,心情复杂。

这是荆州大军的兵马,今日午前便有兵马前来,要求百姓们来路旁迎接南郡公桓玄进城。京城的百姓们当然知道桓玄是谁,那是当年那个让他们不安的桓大司马的儿子。

十多年前,桓大司马也是这么纵马从长干里的长街上穿过。然后,大晋的皇帝被他废了,许多大族和官员被杀了。京城的百姓们记忆犹新,那时候曾带给他们极大的恐慌。据说当时王谢大族都恐慌不已。

十多年后,桓大司马的儿子又来了。连续多日攻城,喊杀声昼夜不绝,死的人很多。然后城破了。今日桓玄从这里经过,勾起了许多人不好的回忆。他们既希望从现在起不再有战斗,回归平静的生活。但另一方面,却又害怕桓玄像他的父亲桓温一样,掀起另一场腥风血雨。

桓玄端坐在高头大马之上,神情难掩得意洋洋之色。虽然进城之前,卞范之叮嘱了桓玄,要想得到人心,必须表现出基本的尊重和礼节,不可将得意之色展露在脸上。言行也要谦逊些。

但桓玄实在太年轻,今日得偿所愿,进入京城,心中激动骄傲之情实在难以掩饰。这可是大晋的都城啊,自已无数次梦想着攻进京城,今日终于如愿以偿了。

今日一早,王绪便前来进行所谓的谈判。桓玄对几个条件全部接受。因为对桓玄而言,那毫无意义。重要的是,不费一兵一卒之力进入内城,掌控京城局势。这时候,什么样的条件都可以应允。

王绪回去禀报之后,迅速派人前来通知桓玄,朝廷已经决定,放弃抵抗,恭迎南郡公率军进城。

随后,位于青溪和秦淮河对岸的荆州兵马打通了朱雀航,移除了上面的工事和阻碍之物,浩浩荡荡开赴内城进行交接。在短短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里,除了台城皇宫之外,内城的所有街市都被荆州军接管。与此同时,按照约定,中军离开内城归于外廓台城驻守。至此,整个建康城完成了交接,荆州军彻底占领了建康。

午后时分,桓玄在亲卫骑兵的簇拥之下缓缓进城。

穿过长干里的街巷,抵达朱雀航桥头,桥头两侧已经全部是荆州兵马驻守。策马立在桥头,眼前的秦淮河碧波荡漾,对岸的街市烟柳笼罩,宛如画图一般。

“范之,对岸便是建康内城了,那可是我做梦都想去的地方。今日,我们终于要抵达了。”桓玄轻声道。

卞范之骑在马上,轻捋美髯,笑道:“是啊。那是个好去处啊。恭喜郡公,贺喜郡公。”

桓玄笑道:“当年我来京城,司马道子接见我时,何等倨傲。他当着我的面侮辱阿爷,我那时不敢有半点反抗。当时还有许多人,对我嘲笑辱骂,我也都记在心里。此番来此,我要一一找出他们,和他们叙叙旧事,算算旧账。呵呵呵,我等这一天等的太久了。”

卞范之沉吟道:“郡公……”

桓玄摆手道:“范之,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要我宽宏对待他们,收拢人心,以图德望,好行大事是么?呵呵,我明白,我都明白。但是,有仇不报,算什么大丈夫?我如今并不想隐忍,因为我认为我们无需隐忍。我阿爷当年便是太隐忍,太顾全大局,所以他临死都没能如愿。范之,住在那里的人,你若示弱,他们便会得寸进尺,便会逼得你无路可走。但你若强悍,以刀枪开路,他们便会如绵羊一般乖巧。我和阿爷不同,我也不会和阿爷一样,被他们欺骗。”

卞范之沉默片刻,缓缓道:“郡公明断,你自已决定便是。只是不要太离谱。需知要成大事,终究不能靠屠刀,要靠的是人心。”

桓玄笑道:“我自明白。走吧。”

众人策马上了朱雀航,沿着宽阔的航桥直奔对岸。对岸桥头,王绪带着数十名大族官员早已在此恭候多时。

“王绪携众同僚奉旨在此恭迎南郡公以及诸位。”王绪拱手行礼,仰头大声道。其余众人也都纷纷拱手行礼。

桓玄朗声大笑道:“多谢陛下,多谢王大人,多谢诸位。”

王绪笑道:“陛下已在太极殿等候,南郡公是要歇息一会,还是直接去见陛下呢?”

桓玄呵呵笑道:“自然去见陛下,怎可让陛下久等。”

王绪道:“那好,我替南郡公带路。”

王绪等人上了车马,准备出发。桓玄看着眼前两条岔路道:“王大人,要走哪一条街?”

王绪道:“哪一条都行,都通向台城。南郡公想走哪一条?”

桓玄沉吟片刻,笑问道:“当年大司马进京,走的是哪一条?”

王绪一愣,笑道:“走的是朱雀大街。”

桓玄点头道:“好,那便走朱雀大街。那是我阿爷走过的路,我今日循着他当年的足迹而行。”

王绪微微点头,轻声道:“那便恭请郡公大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