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看到大秦的商业使团,带来琳琅满目的商品带来破天的富贵结果却是要率先的扔到那些懂得中原话的人的手里的时候,他们才终于受到了冲击,终于开始后悔了。
唉……
准备不当条件不足,那就只能把破天的富贵给错过了。
那能不难受吗?
所以,这拨人也是抓紧时间找到懂得中原话的人才,然后自已也是抓紧学习一些中原话,想要来一个亡羊补牢。
毕竟跟谁过不去,你别跟钱过不去啊。
当大把大把的,琳琅满目的商品,出现在乌孙国的集市上,当这些紧俏的商品被人疯狂抢购的时候,当这些商队和那些接洽的人,手里收到丰厚的财物的时候,对那些本就有机会参与的人来说,受到的刺激则是更大的。
所以,这无形中,也更是加快了乌孙国中原化的进程。
几乎每个乌孙国的贵族们,都开始了手捧小册子,以最快的速度来熟悉大秦的文字。
精通是很难做到精通的,但是却可以做到一些简单的对话交流。
换句话说,虽然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终究是痛苦和麻烦的。
但,你挡不住对他真正有需求的人。
当兴趣和义务变成一个迫切的需求之后,动力也就不一样了,得到的收获自然也不一样。
这些贵族们太渴望赚钱了,太渴望能够从对大秦的经商之中得到利益财富了,所以他们自然会加紧学习和熟习的进程。
等到文字和语言熟悉了之后,那随着文字和语言,所带来的,必定会有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物资。
任何的文明文化的传播,都是有这样的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