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始终注意着东方文王府的方向,看到一头大鹏展翅飞来,顿时惊叫出声。
“哪呢?哪呢?文王在哪?”
四面八方,数不胜数的人齐齐转身,看向天空。
当他们真真切切的看到了,大鹏上微笑致意的少年之后,一个个神情激动的,如同忘我般大喊。
“文王殿下!”
“太师大人!”
“啊啊啊啊!李讲哥哥,我要为你生孩子!”一个男子高兴的蹦跳。
“不是,兄弟,你是从蜀州来的吗?”旁边的男人一脸见鬼的表情。
“额,兄弟,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男子转过身,圆润的脸庞上胡子拉碴,一脸的震惊。
四面八方,欢呼声此起彼伏。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透露出浓浓的敬佩。
李讲不光是阴间第一天才,为大唐增光添彩,助教育,推科举,而且前不久还挽救了整个青州,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样的功德,哪怕放在整个大唐的国史中,都是足以排进前三的存在。
人们见到他,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谢李镇国救我大唐青州,否则千万人流离失所,必将酿成大难!”
“国之栋梁,文人表率!”
“天不生李世南,文道万古如长夜!”
李可达与娄娟随李讲一同前来,听到这些铺天盖地的赞美,心底别提有多么高兴与自豪。
李讲驾驭着乘风在高台上降落。
“见过文王!”
能够来到这一片范围的,无一不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朝廷上官职最少也是三品。
不过,无论他们官居几品,出身如何,修为怎样,全都主动围了上来,亲切的问好。
“你呀,倒真是忙,闹出这么大一件事,也不见见老夫。”文相不满的开口。
那天听说陆运携带着龙门,穿梭于洛阳与青州之间的时候,文相是真的吓了一大跳。
在此之前,他完全没想到,事情居然会发展到这种程度,甚至需要举国的医圣同心协力。
幸好,圆满解决,否则那个后果真是谁也不愿看到。
“祈福大典近在眼前,实在是抽不开身,文相还请见谅。”李讲笑道,本意是客气。
毕竟以两人之间的关系,真不至于因为这点事而生气。
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文相竟然顺着杆子往上爬,凑到李讲面前,神神秘秘的说。
“真要想老夫见谅也不难,哪天给我也送一首作品,不要天下知,镇国就行。”
文相是压低了声音,可在场的谁不是修士?
人们听得一清二楚,顿时齐刷刷露出如狼似虎的表情。
这段时间,外面关于许平秋的事迹已经传疯了!
现在人尽皆知。
这个小小的州牧,啥也没干,仗着与李讲关系匪浅,竟然先后得到了《送许长史任兰州》和《岳阳楼记》两首作品。
虽说后者与许平秋关系不是那么大吧,但终究在开头刷了个脸啊!
一群文人一想到许平秋的修为与功绩都不如自己,却可以名垂千古,别提有多酸了,眼睛都往外冒绿光!
李讲看着文相的脸,哑口无言,心想,您都这么大岁数了,居然还放不开这种身外之名,真是……
“下次一定。”李讲只能这样说。
没想到,文相居然抓着他不放了。
“下次是什么时候?”文相很认真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