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1133章 灯下黑

第1133章 灯下黑(1 / 2)

第1133章灯下黑

布木布泰对多尔衮有感情么如果问答案是肯定有,要不然当初多尔衮也不会这样尽力帮她了,而且以多尔衮当初在大清的地位说实话权力可比皇帝还大,一个区区太后再加一个还不懂事的小皇帝,多尔衮真想取而代之并非做不到,可多尔衮却没这么干,反而尽心扶持。

可要说感情有多深却实在是不多,布木布泰虽是一个女人,可她的出身和身份同样也注定了她是一个“政治生物”,在布木布泰的心中,自己和儿子才是第一重要的,多尔衮再重要也只能排在两者之后,如果大清还在的话,布木布泰自然会依靠多尔衮确保她们的地位,可现在大清已经没了,当初护着她们娘俩拉帮套的多尔衮就成了一个麻烦。

盛京被破,八旗被灭,明军大胜,随着大清的灭亡,大明那边肯定要斩草除根,大明不抓到自己和儿子还有多尔衮三人是绝不罢休的。

她们跑的早,早在明军围攻盛京之前就在多尔衮的安排下逃离了辽东,再加后来一路转折来到此地,装扮成蒙古人隐居了下来。在布木布泰看来,只要她们呆在此地躲藏好,再加上自己对草原的了解,大明想要找到他们的可能性并不大。

既然大清没了,布木布泰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生存下去。像现在这样当一个蒙古人也不错,藏身在此好好活着,以蒙古人的方式生存,只要时间越久她们也就越安全。

等过上几年,大明那边始终找不到她们的下落,她们也就彻底安全了。而且布木布泰已对外把自己和福临都改了名字,用其他蒙古名字替代,只要内部不出问题,布木布泰有绝对的信心藏匿下去,天下如此之大,草原又如此广阔,大明怎么会知道自己在这呢

但问题在于多尔衮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多尔衮在盛京城破一刻逃出盛京,后面的明军一直在追击多尔衮,誓要把他彻底解决。一旦多尔衮从辽东跑到科尔沁,一路寻到这里麻烦就大了。

就算多尔衮甩掉了追兵,那也不安全。要知道明军可不是吃素的,多尔衮再隐藏踪迹也会留下蛛丝马迹。假如明军因为此追寻过来,岂非把自己和儿子都牵扯进去了

明明她们在这躲藏的好好的,假如因为多尔衮的缘故暴露了踪迹,这个风险实在是太大。一想起这,布木布泰心中就极为不安,甚至暗暗祈祷长生天,让多尔衮千万不要来找自己,如果他在半路上被明军追上杀掉的话最好不过,只要多尔衮一死,那么她们的下落就成了谜,也就彻底安全了。

当然,这只是布木布泰心里的想法,万万不能说出口的。别看遏必隆等人对自己忠心耿耿,但这是有着前提的,遏必隆作为努尔哈赤的外孙,大清的勋贵,他是多尔衮的人,而且不光是遏必隆一人,还有其他几个人也是,他们都是当初多尔衮安排下护送自己和小皇帝跑到这的,如果自己表露出对多尔衮的这种想法,谁都不能保证这些人会干出些什么来。

“摄政王英明神武,自然吉人天相,想来用不了多久就会来寻我等……。”布木布泰如此说道,想了想对遏必隆道:“这些日子你派多些人散出去仔细打探消息,一旦有摄政王的下落立即来报我。对了,周边区域也注意着,做事小心些,千万千万不要让人发现我们的不妥。”

“奴才明白,请主子放心,奴才知道怎么做。”遏必隆应声点头,他这些日子着实为多尔衮担忧,辽东那边的消息传来后,遏必隆虽早知道结果,同时却也心中悲哀,在他看来只要多尔衮不死,能安然逃出生天,凭借着多尔衮的能力和他们这些人未来或许还有翻身的机会,当年努尔哈赤能做到的,多尔衮未尝不能。

等遏必隆离开后,布木布泰静静坐在那边,凝神也不知在想些什么,过了许久她长叹一声,微微摇头。

几日后,多尔衮的消息依旧没有,但其他消息却传了过来。遏必隆的人在离营地以北几十里外碰上了一群南下的蒙古人,一开始还以为是其他地方迁移过来的蒙古人,可一照面却发现这些蒙古人并非普通的牧民,而是大有来头。

“你说什么可查清楚了”听到遏必隆的汇报,布木布泰情不自禁就站了起来,急忙追问。

“奴才得知回报后亲自去了一趟,已见到了王爷。”

“他人呢”

“奴才先来回报主子,没主子的允许奴才不敢擅自做主,王爷现在同奴才的人在一起,主子放心。”遏必隆回道。

布木布泰微微一愣就明白了遏必隆的意思,她略一思索后就做出了决定,让遏必隆尽快把人给带回来,另外再派人手搜索一下周边,确保消息不会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