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到是真的,如果能够休息,谁不愿意好好休息调理一下身体,奈何周围群狼环伺,光是方言知道的历史,过不了多久,猴子那边又要闹起来了。
他们这些铸造国之重器的人,这就没办法停下来。
今天这半中午看病的时间,估计都算是他们难得的休息时间了。
所以思路还是只能参考老于同志。
标本兼治,快速控制头晕、心慌,稳定血压,改善肝功能,调理脾胃,减少便溏。
最后通过耳穴贴、代茶饮及生活习惯调整,预防复发。
那么要用什么药方呢?
方言开始思考了起来。
他肝阳上亢(高血压、头晕)、湿热瘀毒(慢性肝炎、肝肿大)、脾虚痰瘀(便溏、乏力),三者交织,所以需兼顾降压、护肝、健脾。
治法应该先,平肝潜阳、清热利湿、健脾化痰。
想到这里,方言就开始写起了方子来。
看到他一动笔,身后的其他人也凑了上来,只见到方言写道:
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平肝潜阳,降压止晕。
茵陈15g、栀子9g:清肝胆湿热,改善肝炎。
丹参15g、郁金9g:活血化瘀,疏通肝络。
白术12g、茯苓15g:健脾祛湿,调理便溏。
钩藤12g(后下)、天麻9g:熄肝风,缓解手抖、头晕。
夏枯草9g、决明子12g:辅助降压,清肝明目。
炙甘草6g:调和诸药。
写完过后,方言顿了顿,又在后面加上了:
心慌明显再加同等数量的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以镇心安神。
如果口干再加麦冬12g、天花粉9g滋阴生津。
接着针刺取穴:太冲(双)、风池(双):平肝潜阳,降压止晕。
足三里(双)、阴陵泉(双):健脾化湿,改善消化。
内关(双):宁心安神,缓解心慌。
每周2次,每次留针20分钟,利用工作间隙进行。
代茶饮:
决明子12g、菊花6g、山楂9g沸水冲泡,每日1剂辅助降压。
耳穴贴(华夏中医研究院提供):
贴压肝、心、神门穴,工作压力大时自行按压。
写完过后,方言检查了一遍,交给了老周同志,并对着他叮嘱到:
“周叔,这个是我给的治疗方案,除了这个以外,你平时里多吃冬瓜、薏苡仁利湿,芹菜、菊花茶辅助降压,另外忌肥甘厚味、酒精及辛辣,避免加重湿热。”
“每日午休30分钟,避免熬夜伤肝,工作每1小时闭目养神5分钟,缓解眼疲劳。”
“另外腿上的肝经主要分布在大腿内侧和小腿内侧,在这些经络循行的路线上,分布着许多重要的肝经穴位,如大敦、行间、太冲、蠡沟、曲泉等,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起到调节肝经气血、治疗相关疾病的作用,您工作间隙可以用手锤了一锤,就像是这样……”
说着方言开始在自己腿上示范起来。
方言在讲解时以手掌侧缘为工具,按照肝经循行路线,从大腿根部至足踝进行节奏性敲击。
他左手虚握拳,用小鱼际(手掌外侧)对准右腿大腿根部内侧(肝经起始处)。
沿大腿内侧中线(肝经循行线)向下连续轻敲至膝关节内侧(曲泉穴附近)。
再沿小腿胫骨内侧缘(蠡沟、中都等穴)敲至内踝尖上方(中封穴)。
在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凹陷处)用拇指按压3秒,边按边解释:“此处是肝经原穴,降压疏肝效果显著。”
见到老周同志有点没搞明白,方言干脆蹲下,在他脚上敲了起来。
并且一边敲一边对着老周同志说道:
“敲击力度适中,以皮肤微红、无痛感为度,速度均匀如秒针节奏。”
“每日工作间隙敲打3-5分钟,相当于给肝经做‘系统维护’。”
老周同志明显被一敲,感觉像是真舒服多了。
方言一边敲至行间穴(足背第1、2趾间)时稍作了下停顿,对着老周同志强调:“周叔,这处清肝火,适合您舌苔黄腻的情况。”
“敲击时同步练习“嘘字诀”,呼气发“嘘”声以增强疏肝效果。”
“嘘……”老周还真学着方言说的开始做了起来。
方言对着其他人说道:
“大家都可以学一学,你们工作强度高,时间也长难免熬夜伤肝,这里按摩能够通过物理振动加速肝经气血流通,结合穴位刺激调节肝脏功能。”
听到方言这么说,其他人也不客气了,凑过来围成一圈纷纷学习起来。
就连钱主席都忍不住开始跟着锤了起来。
方言又照着之前的路线在老周另外一只腿上又敲了一遍。
“你们要是有条件,可以用木质经络拍替代手掌,这个东西目前我们医院没有,要不然我可以送大家几个。”
这时候他还看了一眼院长。
后者当即心领神会,忙说到:
“经络拍是吧,我打电话让人送过来!”
“有心了!”钱主席转头对着院长感谢到。
方言对着他说道:
“那干脆再给华夏中医研究院打个电话,让他们把耳针贴送过来。”
“好!”院长点点头,当即就在办公室里打起了电话来。
等到大家都来来回回锤了一遍,方言又纠正了他们的错误后,这些学霸们将正确的经络路线都记了下来。
院长那边也打完电话了。
“一会儿就送过来!”他对着众人说道。
“好。”钱主席点点头。
这第四个人看完了,还剩下两个。
钱主席对着其中一个人说道:
“小万,你来。”
一个看起来有些发际线后移,带着厚重眼镜片,四十出头的男人走了过来,其他人方言认识,唯独这位,方言还真是不认识。
不过这种无名英雄就多了,方言对他们同样尊重。
“方大夫好!”对方很有礼貌的对着方言笑着点了点头。
方言对着他点点头“万同志好!您请坐。”
等到对方坐下后,方言对着他问道:
“您是身体什么地方不舒服?”
万同志取下眼镜,然后对着方言说道:
“我走路走的稍微快点,就会出现重影,走得越快眼前重影就越严重。”
“嗯?”方言还没说话,身后好几个人都愣住了。
这是什么病?
一个个都没听过。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想从对方脸上找到线索,结果都一脸茫然。
其实方言也有点懵,他也没听过走快了会出现重影的病。
那得多快?
高铁那么快?
应该闪电侠那么快才能晃出重影吧?
万同志也看到了几个人的表情,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我已经在七家医院看过了,用科学仪器测过,但是都没发现异常,不管是脑神经还是视神经,全都认定正常,高血压也没有。”
方言定了定神,他相信肯定是有细节没问出来。
于是对着他问道:
“什么时候出现的?”
“一年前吧。”万同志说道。
方言又问:
“当时生过病?”
万同志微微皱眉,似乎在回忆,然后摇摇头:
“没有吧……”
“就突然出现的?”方言问道。
“嗯。”万同志点点头。
这时候刚才第一个看病的张同志说道:
“不对,他生过病!”
说着他对着万同志讲道:
“你出现这个问题之前,我记得你去过那个卫生所,当时和我一起去的!”
万同志这才回过神来,点点头:
“哦,对……”
然后他又讲道:
“不过去卫生所,那是当时出现这个问题前一个月了。”
他对着方言问道:
“隔了一个月时间,应该不是吧?”
方言没有回答,反而追问道:
“你当时什么病?”
“耳鸣。”万同志说道。
说完他又纠正道:
“其实也不算是耳鸣,是我有左副鼻窦炎,要连着注射好几天的链霉素,注射完了后出现了耳鸣,持续好几天,当时走路像是喝醉了似的,摇摇晃晃的。”
“后来我就好了,过了一个月才出现的走路走快了重影的问题。”
方言写下了他这些情况在医案里,然后问道:
“不走路或者走得慢,不重影吗?”
“不重影。”万同志说道。
方言又问道:
“那还有其他症状吗?”
对方想了想,说道:
“嗳气,便秘算吗?”
“算!”方言点点头,又把他说的这两个症状写了下来。
“还有吗?”方言问道。
万同志想了想说道:
“没有了。”
周围人听到这个,一个个神情各异,老实讲这症状还真是把他们给难住了。
方言摸了摸下巴,对着万同志说道:
“麻烦您把舌头吐出来我看看,手也给我切下脉。”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