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923章 真正的勇士敢于承认肾亏,总有些不看重钱的科学家(二合一章)

第923章 真正的勇士敢于承认肾亏,总有些不看重钱的科学家(二合一章)(1 / 2)

方言听到金世元的话后,对着他说道:

“好,感谢金教授指点。”

金世元摆摆手,笑着说道:

“不算什么指点,他要是能进研究院的话,比他讲课好多了,感觉他更适合干事儿。”

方言借机就对着金世元教授邀请道:

“明天我们聚会,要不您也来?”

“曾教授也会一起过去。”

金世元没想到方言居然会邀请自己,他稍微想了想说道:

“什么地方聚会?”

方言说道:

“就在我家里,协和对面的外交部街,明天岳美中教授,还有我们班主任刘渡舟教授,他们都会过去。”

“您要是愿意来,明儿和他们一块儿过来就行了。”

听到这么多人都要去,金世元点点头:

“好,那我一定到。”

听到金世元答应下来,方言也挺高兴,拱了拱手说道:

“恭候大驾。”

……

两人告别后,方言就该回家了。

现在班上在京城里的同学,明天周末他们这会儿也都纷纷出校门回家。

只有外地的同学,这会儿一个个回寝室,明天要是没有安排的,就三三两两的商量着明儿出校门去找个地方游玩。

京城这地方,能够玩的地方还是挺多的。

方言他们精英班,部分人明天都要去方言家里聚会。

这会儿李正吉都在收集明天要去的人数,商量着上门的时间。

方言没有管这事儿,全都丢给了李正吉,自己去隔壁开上车,然后就回家了。

到家的时候,安东和索菲亚都来了。

他们也就是周末会同时出现。

给他们还有赵正义小朋友上了半个小时的课后,大姐也载着小老弟还有小姨子回来了。

每周回来一次,能明显感觉到小老弟和小姨子两人都瘦了一圈。

没办法,这他们和大姐不一样,都是长期在学校里吃饭。

哪怕是北大,生活条件也和家里没得比。

瞧见两人一回来,和家里人打了个招呼,直接就往厨房里钻。

从里面抓了一碗油炸花生米,吃的像是饿死鬼投胎似的。

老娘对着他们说道:

“现在吃太多,待会儿晚饭吃不下。”

小老弟一边往嘴里塞花生米,一边说:

“那不会,我感觉自己能吃下一头牛。”

小姨子稍微文雅一点,说是一进门就闻到厨房香味儿,肚子里的馋虫勾起来了。

大姐每天都回来吃晚饭,就完全没有他这种状态,至少保证了每天的营养,回来后就帮着家里开始干起了活儿。

前几天的时候,方言已经采购好了,明天聚会要用的食材。

今天这会儿有些菜就开始提前准备好了。

比如蒸菜做成半成品后,直接就可以放在冰箱,等到明天拿出来上锅蒸就行了。

现在这年头的聚会,首先考虑的当然就是让大家要吃饱。

什么粉蒸肉,梅菜扣肉,还有红烧肉,炖猪脚,这些油水足的东西,自然是多多益善,也亏的方言门道多,能够通过协和的食堂供应链买到市场配额外的猪肉,要不然就他们家里这个吃肉的效率,突然去市场还真是搞不够这么多聚会需要的肉。

首都虽然是优先供应,但是肉类这块儿也不是随时都有的。

只有协和这些单位,为了保证住院和医护人员的营养配置,才有特别的渠道。

就像是首钢这种企业一样,还有自己的养殖场。

今天晚上算是家庭聚会,所以晚饭方面,方言也去厨房要做几个拿手菜,毕竟待会儿老爹和老丈人他们还要过来。

特别是老丈人,这一周时间就盯着周末这几顿饭了。

等到方言开始做菜的时候,老爹和老丈人他们也就来了,今天两人都是坐公交车过来的。

这下一家人就算是基本凑齐了。

二姐在上海读书,肯定是不可能飞回来吃晚饭的。

另外大舅哥两口子,他们也没过来,现在大舅哥已经基本上叶家上门女婿了。

能够过来的时间很少。

过了一会儿,方言这边的饭菜也做好了。

然后就招呼众人开饭。

这个时候,老胡和他老婆黄慧婕也来。

最近黄慧婕也体会到了蹭饭的乐趣。

虽然他们家的饭菜也并不差,都是在燕京饭店里订的,但是两口子吃总感觉有些不热闹,就算是加上保镖崔长寿李传武,还有他们的助理小林,也感觉不如方言家里舒服。

其实主要还是方言家里还有不少女的,黄慧婕还能和他们聊聊天。

这不,黄慧婕今天一来,就是说吃了饭要和方家女眷打麻将。

吃喝玩乐一条龙了属于是。

方言每次做饭都是有富裕的,所以多几个蹭饭的人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甚至把和他们一起过来的老崔老李,还有助理小林也叫上了一起,大家一块儿吃饭。

当天晚上方言家里就开了两桌。

家庭聚会是好不热闹,小老弟和小姨子好久都没回来了,开始讲述起他们在学校里的生活。

小老弟基本上日子过的是最开心的,年少成名,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是热门作家了,现在手里的书还在拍电影和电视剧,而且还是内地香江两地同时拍摄。

简直就让小老弟成为了班级上的风云人物,可以说在北大中文系,小老弟现在这个状态和方言在首都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一模一样。

不管是同学们的崇拜,还有老师的看重。

让小老弟也体会到了一把学霸的瘾,现在基本上大家写了东西后,都会找他分享分享,品鉴品鉴。

除了平日里吃的差点,精神满足这块儿是拉满了。

至于小姨子的日子就稍微差点了。

新闻学的事儿,学起来还是挺考验脑筋的,特别是临场能力和写作能力。

现在基本上小姨子处于班上中间层次的感觉。

加上最近要学摄影,她们班上的相机按照小组来轮番学习,到现在她都还没摸到机器呢。

一些有条件的学生,找到人借到了机器,已经把相机搞清楚并且开始实践了,她只能看着书本上的知识干瞪眼。

“我回头给你借一个!”老丈人听到女儿没相机用,打算去找人借。

“明儿楷歌要过来,找他借啊,他肯定有办法。”小老弟也说道。

这时候方言说道:

“不用麻烦了,家里有相机,就在书房里,吃完饭我给你拿。”

“不过胶卷可能不太够,这个你得自己想想办法。”

小老弟惊讶的问道:

“哥,家里什么时候有相机的?”

方言说道:

“前段时间人家送的,就是日本来的一个侨商叫孙梦红,把初恋带回来治病那个……”(见875章)

“我怎么不记得了?”小老弟惊讶。

方言说道:

“我肯定说过,不过你肯定走神了。”

家里其他人都说记得,就连小姨子都表示记得这事儿,就在上周。

这下给小老弟整不会了。

方言对着他说道:

“我看你是遭到信息污染,记忆力减退了。”

小老弟纳闷:

“啊?什么叫信息污染?”

方言对着他解释道:

“就是每天杂七杂八的信息看到太多,脑子处理不过来,然后就开始忘事儿了。”

这下小老弟有点不相信的问道:

“还有这种病?”

方言说道:

“当然有了,不过那是在国外发达国家才有的。”

其实方言说的是后世比较常见的数字疲劳综合症。

WHO在2019年将“数字疲劳”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简单来说就是长期接触电子设备的人,他们会注意力分散、短期记忆下降。

研究显示,每天接收超过100条推送信息的人群,工作记忆容量下降17%(出自《NatureHuanBehaviour》2022)。

《Neuron》在2021年也有刊登,神经科学证实,同时处理多源信息时,前额叶皮层代谢率激增,导致海马体长期记忆编码效率降低。

当然了方言也不是完全撒谎,这个年代发达国家早在1970年,也就是8年前,就已经有人提出了“信息焦虑症”的概念。

作为作家需处理大量创作素材、读者反馈、影视改编沟通,这种“多源异步信息输入”下,创意工作者会进入一种信息过载状态,记忆力会开始出现下降。

最常见的就是如果刷短视频太多了,当天干活的效率就会降低很多。

中医中的“七情内伤”或“五志过极”也解释了这种状态。

过多的信息输入导致情志失调,如思虑过度伤脾,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进而影响心神。

此外,一些作品本来就是那种让人情绪波动很大的,看了太多也扰乱心神,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

方言对着小老弟说道:

“你应该是天天帮其他人看了太多的稿子,导致现在记忆力短时间内降低了。”

“《黄帝内经》说“脾藏意”“思伤脾”。长期处理各种信息,导致思虑过度,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荣脑髓,出现健忘、注意力分散。”

“另外《医林改错》还说了,“脑为髓海,肾主藏精”。长期熬夜、还有用脑过度,都会耗伤肾精,髓海空虚,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

听到这里,桌子上几个男人都竖起耳朵来。

小老弟惊讶的问道:

“用脑过度,还会肾亏?”

方言回应到:

“腰膝酸软、耳鸣健忘、精神萎靡,急躁易怒、头痛目赤、夜间多梦,都是症状。”

小老弟挠挠头:

“还真别说,好像还真是有这么回事。”

真正的勇士,是敢于在承认自己肾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