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悬疑推理 >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 第690章 旅的底气

第690章 旅的底气(1 / 2)

一旁的另外一个参谋也跟着附和,轻轻摇了摇头,眼中满是赞赏:“哎呀,你还别说,我看呐,还真有这个可能。“

“哈哈哈,你瞧瞧现在人家小陈同志,每天一门心思都扑在策划战斗上。前一场战斗刚结束,屁股都没坐热乎,后边新的战斗计划就又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了。这股子劲头,一般人还真比不了。”

副总参谋长笑着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对陈振华的欣赏:“是啊,是啊,这个陈小子,比开心果还活跃,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铆足了劲,一个劲儿地往前冲,努力得很呐!为了把小鬼子赶出咱们的土地,他真是拼了。”

“那是自然,也只有像他这样的人,才有这份魄力和能力。”那名参谋深有同感,他的手指轻轻点着地图上863旅的标识,

“副参谋长,你看,放眼咱们整个八路军,如今还有哪个旅能拥有像863旅一样的实力?实在是找不出第二个啊!这可不是凭空夸赞,863旅能有今天,那是一步一个脚印打出来的。”

副总参谋长微微颔首,神色认真起来,语气中带着几分严肃:“这确实不能怪其他各旅。863旅之所以能如此频繁且持续地发动战斗,那是因为人家有这个实力做支撑啊。“

“要是没这实力,想发动战斗,那也是有心无力;别的暂且不说,就光863旅现在下辖十几个团的兵力,这就是底气所在。”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地图上比划着863旅各团的分布位置:

“今天拿出一两个团投入战斗,明天再调两三个团上战场,如此灵活安排下来,天天发动战斗都不成问题,而且还丝毫不会影响其他各旅的正常作战任务开展。这种兵力调配的灵活性,可不是随便哪个旅都能做到的。”

那名参谋接着分析道,语气中透着一丝兴奋:“没错,正是因为有这样雄厚的兵力基础,他们才能这般游刃有余地灵活调配,持续不断地发动战斗,根本不必过多考虑部队的休息问题。“

“更何况,现在863旅又组建了机动兵力,这可不得了啊。你想想,将来这些机动兵力,就如同小陈手中的一把无比锋利的利剑,指哪打哪,天天继续战斗自然不在话下。这机动兵力的组建,无疑是给863旅的战斗力插上了一双翅膀。”

副总参谋长目光坚定地说,眼神中闪烁着光芒:“不过这样也好,尤其是对于咱们八路军而言。小鬼子在咱们的华夏土地上肆意妄为,烧杀抢掠,让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得安生,那咱们也绝不能让他们舒舒服服地待着。“

“在晋省持续不断地发动战斗,不仅能够有效打击小鬼子的嚣张气焰,更有助于咱们八路军队伍的扩充壮大,同时还能一步步削弱小鬼子的实力。这就像一场持久战,咱们要一点点消耗敌人,直到把他们彻底赶出华夏。”

那个参谋点头称是,表情变得凝重起来:“那是,那是。不过话说回来,小陈和他的863旅每次行动可都不是小打小闹,那都是大动作。“

“每次战斗,从作战计划的制定到具体的兵力部署,都得精心谋划,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所以,他们的每一次行动都备受关注,自然也是责任重大啊。“

“是啊,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战士们的生命,关乎着战斗的胜负,更关乎着整个晋地抗战局势的走向。”

副总参谋长神情凝重,微微皱眉,缓缓接着说道:“863旅的每一场战斗,都像是在走钢丝,容不得半点马虎。但小陈这小子,总能把计划做得滴水不漏,一次次带领863旅出色地完成任务。“

“这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的钻研和思考,以及对战场局势的精准把握。就拿这次针对苫米地旅团的作战计划来说,从前期的情报收集,到选择最佳的作战时机,再到各团的任务分配,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反复推敲。”

他拿起一根木棍,指着地图上的山川河流,详细地讲述着:

“你看,他利用晋西复杂的地形,巧妙地安排863旅各团的埋伏地点。新兵团负责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的主力,独立各团、特战团则凭借出色的机动性,绕道敌后,切断敌人的补给线和退路。“

“这一招声东击西,虚实结合,把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且,他还考虑到了敌人可能的增援方向,提前安排了阻击部队。如此周密的计划,可见他对这场战斗下了多大的功夫。”

李参谋在一旁听得频频点头,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