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暑气蒸腾。年世兰跪在灵堂的蒲团上,孝衣下的冰绸里衣早已被汗水浸透。她低垂着头,看似恭谨地数着念珠,实则思绪早就不知道飞到哪儿了。
太后也没了,二哥不日也要回京,年世兰的心情属实不错,连带着灵堂里沉闷的檀香都变得顺眼起来。
这心情一放松,好多事情都放下了,还是颂芝无意中说着“甄常在最近怎么行迹匆匆的,上回看到人还没打声招呼就走了”,她才生起兴致去注意。
这不注意不要紧,还真让年世兰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甄嬛一直低着头谁也不看,每日只要时间到就立刻回去,多一秒都不停留。甚至好几次甄玉姝拦着想和她说什么,她都是拒绝了。但是与之相对的,允礼的目光如影随形的停在她身上,眼神里都是说不出的意味。
所以,允礼是不是对甄嬛说了什么,才会让她如此在意?
“你猜的不错,”胤祥一把抓起浸在井水里的青瓷壶,仰头便灌。冰凉的酸梅汤顺着他的下颌滑落,打湿了前襟也浑不在意。“咕咚咕咚”几声,一壶饮尽,他随手将空壶放下,继续说道,“献给太后的观音画像以及那香,是十七弟出的主意,所以他以此去找甄常在。”
“他想做什么?”年世兰整个身子都倾在石桌上,她压低声音追问,眼底闪着兴奋的光,“莫不是还惦记着年宴那晚……”想起那次允礼借着酒意,在梅林里遇着甄嬛的情景,甚至拾起她的耳坠,至今都未物归原主。
胤祥忽然将沾着水珠的手指按在她脸颊上,惊得她一个激灵。
“岁岁只猜对了一半。”他俯身凑近,带着酸梅汤的气息喷在她耳畔,“美人他要,江山——也想要。”
年世兰猛地攥住他的手指,也是,他毕竟是贵妃之子,有些心思实属正常,不过——“爷怎么连这个都知道?”
“皇兄前些年太过顺遂了。”胤祥把玩着她散落的鬓发,“当年夺嫡,谁不是心里提着一口气,而今十七弟刚有动作,不少人就注意到了,甚至主动接触了十七弟,想给皇兄添乱。”
“那咱们……”年世兰想起曾经困在王府的日子,就不免苦着脸。好不容易自在了,她可不想再继续。
“大阿哥聪慧过人,为人又稳重踏实,孝敬长辈爱护兄弟,皇阿玛在世时,最后选择皇兄,也有一部分他的原因。而且我听说,皇兄有意册封你阿玛为太子太傅。”他意有所指地眨眨眼,顺手将她鬓边的珠花扶正。
年世兰睫毛微微颤动,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她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但是她实在好奇,甄玉姝知道这事儿后,会做出怎么样的行动,一想到这,她心里就觉得迫不及待。
“别太过火了。”胤祥无奈,轻声叮嘱。年世兰拽住他的手放在自己侧脸,微微歪头,笑而不语。
既然要看笑话,那就得把前戏准备好。正好年羹尧快回京,胤禛时常把胤祥叫进宫来,顺便叫上允礼,彰显自己对兄弟的友善。娜仁在年府,年世兰就带着弘睿景仁宫,与宜修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