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78章 第 78 章 二合一(出征、任务)……

第78章 第 78 章 二合一(出征、任务)……(1 / 2)

第78章第78章二合一(出征、任务)……

(一)出征//

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振动翅膀,它煽动起来的小小漩涡与其他气流汇合,可能会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风暴,这便是蝴蝶效应。

而这汤小米全家穿越这只蝴蝶,也煽动着南吴的历史出现了偏差。

朝堂上众多大臣经过一番议论,最终决定派出徐知诰领兵去御敌。

他虽然没有任何实战经验,但他的聪明才智和坚定的决心赢得了老臣们的信任。

加上这次抗疫中他表现出来的智慧和组织能力,大家都看在眼里。

诸位老臣大都是武将出身,他们反而对所谓的实战没有那么看重,毕竟谁都有第一次。如果一个人够聪明的话,只要经过一两场战斗的实际操作,就能够有资格统领军队独立作战。

更主要的原因,便是他是徐温的养子。

徐派的人想着这一层关系,自然都支持他去。

反徐派的人也是因为想着这一层关系,毕竟只是养子,和徐温关系到底能走到什么地步还不知道呢,因此也都没有反对。

所以经过朝堂上大臣们的一致同意,人在府衙的徐知诰,就这样被安排了领兵出征御敌的活儿。

如果汤小米在这里,就知道南吴历史从这里开始,出现了偏差。

因为历史上,这次越国入侵南吴,是大丞相徐温自己率领诸将去进行抵御的。

七月的时候,双方在无锡交战。在交战时,徐温由于重病未治愈,开始生病发烧,无法继续实施战场指挥。

徐温只得派了一个长相类似自己的人假扮成自己,号令指挥。但假的毕竟是假的,形势对南吴不利起来。

好在徐温政治手段高超,以“使两地百姓安业”为由,推动了与越国讲和,没有让整个国家继续耗在这场战争中。

这个事件在历史上还算有名,所以汤小米记得很清楚,确定这个时候徐知诰还没有被推出来。

而这次,徐温大病提前好了,按说更应该他自己出征的,却不知道为什么,他力排众议推了徐知诰出来。

另一边忙着防疫收尾的徐知诰,被叫到朝堂上,听到了这个任命,没有任何犹豫,满口答应了下来。

他知道,这是他的考验,也是他的机会。

他没有丝毫的恐惧,只有坚定的决心和对胜利的渴望。

而决定一起去的,还有汤显通和汤显甲,两人求到了陶秋菊面前。

“这行军打仗可不是儿戏啊,中间危险重重,万万要想好!”汤大强劝说道。

“诰公子都敢去,我自然也敢去追随他!”汤显通坚定道,边上的汤显甲也连连点头。

来扬州这么久,他们二人着实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到底是不甘心就这样回去,因此听了这次出征的消息,便想着跟着去闯荡一番。

“可是,诰公子上次答应了,可以去给你谋一个别驾之位,何苦去战场上冒风险。”汤大强继续劝道汤显通道。

汤显通有正经进士出身,只要徐知诰愿意给他运作,再谋个别驾一职应该是不成问题,这是徐知诰上次承诺了陶秋菊的。

“我哪怕有了官职,没有根基,估计也难以立足,与其留在这里耗费心力,不如跟着诰公子出去闯荡一番,要是能有军功,后面一切就都会更顺利。”汤显通说道,显然已经深思熟虑了。

当年他在彭城经营了那么久,结下各种姻亲河同年关系,但依然是为官艰难。

所以现在他都可以预想到,在这南吴他没有任何关系根基,只靠着陶秋菊和诰公子的这点关系,他走不长远。

再说他们一族既然已经决定投靠徐知诰,自然要想他所想,自己跟着去军中,能帮到更多忙。

这些都是他最近深思熟虑了的,说起来语气就笃定得很。

汤大强不禁看向汤显甲,又劝说他道,“那你呢?你干嘛去?族里还那么多事情等着你回去呢!”

“族里有两位族长和众多长老,还有你们夫妻俩都回去的话,不缺我一个,我想要跟着去闯荡历练一番,如果能建功立业,也不枉这一生了。”汤显甲语气坚定地说道。

他其实是个有野心爱折腾的人,不然当年不会去镖局学走镖了。

后面只是为了家族而选择了窝在大湾村,并不意味着他想过那样的生活。

如今族里既然安定下来了,又有了如今的机会,他自然不想错过了。

见他们主意已定,汤大强只得不再多劝。

而陶秋菊更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压根儿没有劝说,而是直接找到了徐知诰,给两人做了推荐背书。

徐知诰自然乐意,经过这一段时间相处,在陶秋菊孜孜不倦的表决心表立场之下,现在他已经确定整个汤氏都是依附于他个人的。

所以他已经把汤氏纳入自己人范畴去考虑了,不然之前不会允了汤显通别驾之位。

不过正如汤显通所想的,他其实更需要汤家的人跟着他一起去战场。

因为对于现阶段的徐知诰而言,政治斗争还显得过早,他需要尽快积累自己的功劳,无论是上次那种抗疫之功,还是现如今即将可能的军功,都是他迫切需要的。

只有有了足够多的功劳在身,他后面才能有自己的话事权。

所以汤家能出了人,跟着他一起去常州出征,自然是更好的。

于是他爽快答应,给汤显甲安了个百夫长的职位,给汤显通安排了个二等钱粮官的职位,只让他们进去后好好表现,要是出色的话自己会加快提拔他们,一副对待自己人的态度。

他甚至还劝说了汤大强一起跟着去,毕竟汤大强表现出来的武力值也不差,做个贴身亲卫没问题。

陶秋菊却一口帮汤大强拒绝了,倒不是替他作主,而是她知道哪怕汤大强自己在,他也是会拒绝的。

因为他其实是没有那么大野心的一个人,出来这一趟都是为了陶秋菊,族里已经有两个关键人去了,不差他一个,何必逼了他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呢。

徐知诰倒是没有强求,转移话题说起了后面的安排。

这时,王氏端着茶水进来了,见两人规规矩矩坐在了厅里,t公事公办的样子,悄悄松了一口气。

实在是她还没有完全放下对陶秋菊的戒备,尤其是在陶秋菊表现出来卓越能力引得徐知诰赞不绝口的情况下。

哪怕知道陶秋菊已经嫁做人妇,她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她的认知里男女授受不亲,所以但凡陶秋菊上门,她必然会出来看着点。

陶秋菊对此若有所查,倒是没有在意。

她上辈子见多了围绕着男人转的女人,她们对自己的男人看得紧得不行,仿佛什么香饽饽似的,只以为每个女人都和她们一样,只想着靠着男女那点事上位。

更别说如今王氏身居内宅,见识有限,并且全部都要靠着徐知诰,看得更紧她倒是理解,因为并没有介怀。

反而她有些担心徐知诰家的小孩教育问题,只因为她想起来汤小米所说的他几个儿子的问题,总归是和成长过程中父亲缺位、长于后宅有很大关系。

不过现在孩子还小,徐知诰又满腹心神全在外面事务上,说这些还显得尤为过早,所以她压根儿没有提过这个话题。

只是通过王氏,她越发明白她要想留在扬州这边,还是多有不便的。

现代的时候,她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她一起创业的人都是男的,大家一同创业自然同进同出,但是因为她女人的身份多有不便,总是会惹来一些风言风语。

一个女人哪怕能力再强,别人先注意到的,都只会是你女人这个身份。

更别说现在古代,她的身份要留在扬州,想要行走于人前的话,更是诸多不方便。

还不如回去金陵,有全族的人护着,她更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便对着徐知诰请求了回去金陵。

私心里徐知诰是不愿意放了她回去的,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这一走,留人独自在这扬州城,确实不好安排,思量再三最终是答应了。

只说等着自己立了军功回来,再想着如何起用他们一族。

说好这些,陶秋菊便不再多打扰,告辞离去。

徐知诰接下来要忙的还很多,因为三天后就要出征了。

陶秋菊离开后,他又找了另外几个心腹彻谈了一番,确保他离开后大后方是稳定的。

然后便马不停蹄带着曹先生和徐家给的一百亲卫,拿着虎令赶到了西山军营,召集各部将领进行军誓,即战前动员大会,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

这些部将是否会服气他,还是个大问题,需要他着力去解决。

不过他心底已经有了腹稿了,信心满满向西山赶去。

而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大军出征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