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101章 第 101 章 一更

第101章 第 101 章 一更(2 / 2)

流民姓名年龄籍贯等基本信息,在上船t之前就已经全部统计好。

这边接船的管事和衙役们,只要按照册子,接走自己负责的那一拨就好。

把人接到了划分好的空地上,首先就是要让大家做个选择题。

是做工三个月赎身呢?还是付了十两船费赎身?

做工三个月的话,每日管两餐饭,且可以在这里统一搭帐篷。

花钱赎身的话,则可以直接去县衙落户,但是得去对面另一片区域搭帐篷,或者去城里租房住。

这些话,之前在船上的时候,官兵们就给他们来回说了好几遍了。

对于有的选的人来说,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做工三个月的话,有县衙统一管理,可以熟悉下环境,但是比较辛苦就是。

直接付钱赎身的话,可以获得自由身,但是初来乍到什么都不知道,直接恢复自由身还有些茫然。

更别说十两银子毕竟不是个小数目,尤其对于逃难的众人而言,谁家银子都不富裕。

所以权衡一番,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做工三个月,据说也不是特别累,至少不会把人累死的那种,忍一忍就过去了。

而另外还有绝大多数的人,压根儿没有选择,兜里分文没有了,直接做工吧,好歹管饭呢。

而章氏一族,则是聚在一起颇为纠结了一番。

他们一族是还有一些银钱傍身,但是这些可是最后的家底,肯定不能都拿出来把所有人都赎身。

这赎谁不赎谁的,在这种关键时候,最容易起争端。

章族长索性咬了咬牙,决定所有人都留下来做工三个月。

趁这三个月多看看情况,然后再说下一步。

对于他的话,众人不再有异议,实在是来到此处都是茫然无措,现在心里压根儿没想法,反对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干脆所有人都静观事态,安心做三个月活好了。

实在是逃难的一路,他们吃过很多苦,不介意再吃三个多月,只要老人和小孩不用劳累就行。

所以等陶秋菊忙完县衙的一茬事情后,章氏家族已经在城南做了小十天工了。

这十天,大家的三观受到了初步的洗礼。

实在是这里的管理方式,算得上严苛,每日什么时候出工,做多少活计,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下工,都有严格的安排。

甚至是在露营地里的一些行为,都会做详细约束,比如饭钱要洗手,上厕所分为男女有规定的棚子,天黑后不能乱走动,等等。

对于不服从安排的,则直接扣分,据说扣到一定的分数后,就要延长服役时间。

另外对于打架闹事的,惩罚非常严重,直接被官兵拉走,家里人都见不到。

据说都是被拉去挖石矿了,程度轻的挖十天半个月还能回来,程度重的,据说直接要挖三五个月。

但是只要服从管理和安排,日子还是挺好过的。

大部分人都不会安排太重的活计,只简单的清理和搬运,不至于很累。

另外每日两餐饭,吃得也很饱,相对于之前逃荒路上吃的,那简直是太好了。

更别说老人和孩子都会得到格外的优待,这一点做得很有人情味,让所有人心中都更有安全感。

不得不说,如此一整套执行下来,所有人老实多了。

所以其实金陵县衙,现如今是更希望人能够留着做工赎身的。

因为经过三个月的管理,大家的纪律性会强很多,另外卫生习惯也会非常好,再落户进城,则基本上素质都会非常高。

有了前面的严刑厉法做基础,所有人心中对纪律的敬畏之心会强得多,从城里越来越好的治安情况可以看出。

说是服从性训练也好,或者是法治意识、卫生习惯意识等导入也罢,总之结果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只过去十天,章氏一族的人就都老实多了。

当初还心中满是怨气、怪天怪地怪别人的那些人,心中都冷静多了。

刚好陶秋菊派了人过来叫,章大明带着堂弟章大山,以及章族长和族里几位族老,一起跟着衙役后面,往县衙而去。

跟在衙役们的后面,他们也不敢多问。

心中只疑惑,这陶大夫如何指使得动衙役了?以及这目的地怎么是去县衙了?这陶大夫怎么会在县衙等呢?

他们最近都被拉着在一处较边缘的地方干清理废墟的活计,跟着众人打听了很多城里的情况。

但是却没有问到太多陶大夫的事情,更是还没来得及去汤氏家族那边详细打听。

陶秋菊的身份,大都是商人高层和管事们知道。

普通老百姓,心中还是只有县衙的,最多知道个徐家。

所以现在他们一族,都还不知道陶秋菊具体的事情。

不过陶秋菊派了人观察了他们一族最近的表现,心中有个主意想和他们商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