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128章 第 128 章 一更

第128章 第 128 章 一更(2 / 2)

县衙要罚则是一脸无赖的表情,一看就是约好了擎等着法不责众呢。

县衙说要修路说要修水利设施,响应的人也是寥寥。

哪怕是徐知诰,也都是费了好多心思,才慢慢打开一点局面。

他本来还想重新丈量土地清查人口的,到后面都是不得不放弃。

这政治,无非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各自达到目的就好。

因此现在徐知诰已经不想着对润州进行彻底的改革了,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推动与金陵这边通商,以及用仅有的财政收入去修路。

其余的,则是全部心力都在扶植自己的人手,培养自己的势力,暗中蓄力。

不过这些情况,两兄弟都不好和孟家人说。

毕竟汤显通还想着把人接过去,一起在润州发展的呢。

所以兄弟二人只简单说了下润州那边的情况,其余则是全部在介绍金陵城这边的情况。

走过去县衙大半个时辰,前半段都是在听孟家人说话,而后半段则是汤承诺和汤承言两兄弟叽叽喳喳介绍个不停。

听得孟家一家人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这一项项的,实在是让人不敢相信。

“就去年,我还听人说金陵这边还是废墟一片呢!”孟知凌不由得感叹道。

“可不是嘛,就这一年,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现在人口都快十多万了,大都是从北地引入的流民,另外还有很多是从其他州县过来的。”汤承诺说道。

“在这里讨生活可容易了,大家得了自由身后就都愿意在这里落户,一家人都可以出去找到活计,挣到工钱,这日子就能过下去。”汤承言补充道。

“开始是县衙的各种施工队,招收了大量的人手,大家基本上都是给县衙干活。”

“而到了后面,则是众多的商铺、工坊冒出来,大家就逐渐去给这些地方干活了,县衙的施工队少了很多。”

“另外还有北边,有一大片的农业区,我没去现场看过,但据说开出新地已经好几千亩了,那边可是有不少人,都在种粮食。”

“刚才你们下船的那个地儿,你们还记得吧,是新的港口,之前那小渡口,可就只有它一个角那么大。现在这个港口,可以容纳上百条船。北上的船只基本上都会在这里停靠补给,带来了不少生意。”

“是啊,就是有这些,才能养得起这么多人。”

兄弟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得很是热闹。

孟家其他人只听懂了个大概,只觉得似乎这金陵城很不错很热闹的样子,看来确实是个好地方啊。

而边上的孟知凌则是听得越来越惊奇,实在不敢相信一年多的时间能做到这种程度。

他是做过多年县令的,深知要这些事情,无论哪一件要做成,可实在都是不容易。

就说那港口,那么大的一个,竟然短短时间就修好了。

自问哪怕给了他足够的银钱,他也很难办到。

更别说这一船一船的流民引进,然后又合理妥善安置,让所有人都忙碌起来,井然有序投入到城建之中,就更难做到了。

可是金陵城就做到了,不仅城建做得好,商业、工坊和工业,都还发展得很好。

整个城市已经像个巨大的轮子,自己开始转动起来了。

一时不由得对背后的操控者,佩服不已。

“这可真的是,莫非都是那个徐家的支持?那他们可真的是大手笔投入啊!”孟知凌好奇道。

他一路听了不少徐家人的故事,只说这整个金陵城,都是徐家出钱建起来的。

而要问这徐家是谁,那自然是扬州那边顶顶厉害的家族,族长可是做宰相的那一个。

看来这族里,不仅有钱,还有能人啊,孟知凌不由得暗想道。

汤承诺却说道,“是也不是。”

他现在长大了不少,经历了不少事,尤其是很多事情爹爹也都会当着他面说。

所以他知道的详情其实不少,心里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了。

在他看来,这金陵城能发展到这一步,当然缺不得徐家的鼎力支持。

但是能发展得这么迅速,还是得靠着陶总。

陶总实在是个能人,他现在心里都暗暗称呼陶总。

而不好意思叫人陶婶子,只因为实在是没法把她作为一个普通妇人来看待。

这一件件,实在是顶厉害的男子都办不到。

所以现在不仅汤若芙崇拜陶秋菊,他们兄弟二人也是对陶秋菊崇拜得很。

不过陶总对外低调,外人不知道她的作为和本事罢了。

现在外面,兄弟二人也不好多说,只得含糊几句,然后就终于到县衙了。

而金陵城的真正操盘者陶秋菊,此时刚忙完小草的接生。

看着情况稳定了,就只留着几个稳婆照看,她自己又坐着马车往县衙方向赶。

刚才情况紧急,就让徐知填把徐知询直接带回去安置了。

而这时她还要赶紧赶过去,接风洗尘的态度要做足。

因为她哪怕操盘整个金陵城,但确实是靠着徐家给的平台和机会。

离了徐家,她自己做不到这种程度。

所以她和徐家的关系,切切是不能弄僵的。

哪怕知道徐知询后面是要出局的,现在也不能得罪了。

毕竟再不争气,那也是徐温最大的亲儿子。

幸好刚才一路观察下来,这徐知询只是有些自大和贪玩,只像个不懂事的大孩子似的,倒是还没有看出恶劣的一面。

这会儿她顾不得歇息,就得继续去和人家询公子去多多打交道搞关系去。

这接下来无论是开技校,还是做其它的,都还是要徐家继续支持才是。

所以必须把这询公子哄好才行,她如是想到。

所以等孟家人在汤承诺两兄弟的带领下办完了身份文书,转头就向西北角的汤氏家族赶去的时候,陶秋菊的马车刚刚到了县衙边上的徐宅门口。

她掀开车帘一把跳下车t,赶紧就向宅子内赶去。

这宅子她布置可是费了不少心思的,甚至还把女儿小米拉过来出了不少主意,就是要给人住舒服了挑不出理来。

只是不知道那位询公子,是否满意,所以她脚步匆匆就向院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