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145章 第 145 章 补昨天的更

第145章 第 145 章 补昨天的更(1 / 2)

第145章第145章补昨天的更

飞速发展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格外快。

整个金陵城都在高速运转,无论是城建,还是居住、教育、手工业、商业还是农业,都快速发展起来。

金陵百姓几乎都处于忙碌的状态,每天都在为生活奔波,为了家庭、生活和梦想而努力。

不过这种忙碌,在如今这个时代却显得格外奢侈,意味着这里至少是太平安宁的,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

在金陵城里,百姓们可以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家庭和个人发展,而不必担心战争和动荡带来的破坏和不安。

尤其手工业、商业和农业的发展,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充分就业和物资不断丰富之下,二十万金陵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与此同时,教育和各种技术也不断在发展,为金陵的进一步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就在这样低调高速发展之中,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一年一度的秋收季节。

今年的淮河以北地区,年景总体来说相当不错。

这个时代终于得到老天爷的眷顾,过了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是北方许多地方因为战乱的影响,导致耕种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甚至很多都没有机会种下去。

所以这个秋天,那些地带能够收获的粮食也不多。

随着粮食短缺的加剧,许多农民无法维持生计,被迫离开家园,以至于整个大梁境内的流民越发多了起来。

他们四处流浪,寻找食物和庇护所,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大梁朝廷不仅没有赈济,反而不断横征暴敛,进一步加剧百姓们的痛苦,社会也愈发动荡。

尤其是北边大晋不断推进,战局进一步焦灼。

经过死守,洛阳总算是保住了,但是损失可以说是惨重。

大梁这边普通百姓已经快没有战意了,毕竟谁当皇帝他们真的不在乎。

只上层的一些高官还不愿意放手,如果大梁攻破肯定第一个抢了他们的财产、宰了他们肥腰包。

梁帝也是如此想的,要是攻破洛阳,他第一个肯定死不能全尸。

所以向来头脑混沌的他,在危急之下,倒是爆发了一些急智。

不仅把王老将军又重用了起来,还信任地给了所有兵力和粮草。

以至于又能多抵抗一段时间,前线的进攻暂时被止住了。

但是这种拖延,对br/>

很多看清局势情况的人,都已经提前做起了准备,不断向四处逃匿。

但是之前一直在邳州那边接收流民的商船,已经不见了踪影,不由得让很多人捶手顿足。

甚至自己想办法去到南方,找到金陵那边的流民,都发现要在金陵再落户已经远不如之前那么容易了。

陶秋菊也是没办法,她不想太高调,并且不想人太多养不起,所以只得狠心停掉流民引进,专心把已有的二十万百姓发展好是重中之重。

现如今这个时代,她只有选择如此稳扎稳打,如此才能行稳致远。

而就在外面哀嚎遍野的时候,金陵城内却一片喜气洋洋,到处洋溢着秋收的喜悦。

这个季节,金黄的稻谷在田野中摇曳生姿,仿佛是大地的馈赠,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和喜悦。

北边农业区的农民们,辛勤劳作了整个春夏,如今终于迎来了丰收的时刻。

阳光明媚的田野上,到处都能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只见他们穿梭于田间地头,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的笑容。

手持镰刀,熟练地割下一株又一株的庄稼,将它们捆绑成整齐的束,准备运往村庄。

另外留守村子里的老人们,则麻利地处理着运回来的庄稼。

他们将运回来的庄稼小心翼翼地卸下,然后开始处理它们。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谷物上,映照出一片金黄的景象。

老人们用熟练的动作,不断地翻动着谷物,让每一面都能得到阳光的照射,以便更快地干燥。

经历了多年辛勤劳作,以及无数个季节的风雨,他们的双手早已被岁月磨砺得粗糙而有力。

只见他们粗糙的老手轻轻触摸每一粒谷子,用心感受着它们的硬度和湿度,眼里不由得泛起了泪花。

这不是伤心,而是喜悦。

这些谷子是大家辛勤劳作的结晶,是他们对土地的深情厚意的回报。

这些老农们的泪水不仅仅是喜悦的表达,更是对土地和生命的深深敬意。

每一粒谷子都承载着希望和梦想,不仅仅是满足温饱,更是为了传承和延续生命的奇迹。

尤其是县衙承诺不收税,这收回家的每一粒都是自家的。

更别说县衙为了打击商户低价收购,还出台了还有所谓的粮食售卖保护价。

保护价格定得不低,所有人都可以去把粮食拉过去以这个价卖,确保不会亏本,能够换到足额的银钱用于购买其它生活用品。

要是不想卖给县衙,还能搬去集市上零卖,价钱还能稍微贵个几分,只是要费一些时间。

因此秋收结束之后,只见不少人都背上想要售卖的粮食,兴高采烈地前往市场。

而这段时间最热闹的莫过于北城门新开的这个集市,到处都是笑脸洋溢的人们。

在陶秋菊的主持下,北城门集市正式被搭建起来了。

照样是围了一大片,专门用来进行各种商品交易。

前面两条街是临街的商铺,再往前面走则是一大块广场,被划成一块一块可以用于临时申请摆摊。

另外还有一些固定摊位,上面摆着各式的商品,基本上固定都在这里售卖。

最边上的一间房子正是这个北城门集市的管理处,此时人来人往颇为热闹。

不少就是过来申请固定摊位的小商人,只要拿着金陵户籍,交一定的押金,并且按月交好租金就可以拿下。

另外还有一些大一点的商户,过来询问前面两条街铺子的事情,尤其是想看看这些铺子卖不卖。

这些铺子都是县衙的,和南城门集市一样,确实有一些会拿出售卖,只是价格不低。

这些商户们就不断在心里盘算,想看看买一个会不会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