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诀别小诗
梁聿这么一跑,又是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前段时间他带着春丫住在宜春楼的时候,就已经叫团圆把《西游记》后续厚厚的一叠原稿都送去给荣四掌柜的了。
上面还写了几个弥补《西游记》开天窗的可行性办法,荣四掌柜的看了信之后,立即给他回信,点了其中一个办法。
他还有荣叔闲倒是想要过来亲自见见梁聿,但是梁聿自己心虚,加上手上还有那么恐怖的伤痕,怕吓到他们,就吩咐了团圆,不要把他的踪迹泄露出去。
虽然还不知道大都督有没有把他“梁九思”的这个化名透露给老爹,但是能躲一天是一天。
要是宜春楼住不下去了,大不了再换一个青楼,徐娘在扬州还是有不少姐姐妹妹的。
因为梁聿不愿意见人,所以荣四掌柜的,还有荣叔闲只能写了信叫团圆转交。
虽然梁聿不见踪影,但是要找团圆还是比较容易的。
他现在就是梁聿对外的信箱。
荣四掌柜的给梁聿的信不多,里面也只谈工作。
荣叔闲就不一样了,他是一封信接着一封信给梁聿写。
梁聿虽然有回复,但是坚决不告诉荣叔闲自己在哪里。
笑话!要是让荣四掌柜的知道自己让他的出息儿子来青楼,他回家肯定要多挨一顿揍。
梁聿早就看出来了,荣四掌柜的和他爹就是一伙的。
所以梁聿是坚决不露面,就算是工作的事情,也只让团圆送信传达。
关于《西游记》漫画开天窗断更了这么多个月的事情,梁聿和荣四掌柜的商量之后,一致决定增加一份《少年周刊·漫画》的乙刊。
周一发《少年周刊·漫画》甲刊,周四发《少年周刊·漫画》乙刊。
其实如果不出《西游记》断更这档子事,荣四掌柜的也打算新出一本漫画周刊了,因为现在投稿的漫画作者送来的作品是一件比一件优秀,而少年周刊能刊登的作品数量也是有限的。
旧作品不完结的话,新的作品就没办法登上周刊,可是大约是受到《梁祝》还有《西游记》的影响,少年周刊的这些签约漫画家们,画出的作品一部比一部长,背景设计也是一部比一部宏大。
所以出乙刊已经是一件必然的事情了。
荣四掌柜的在新一期的少年周刊里宣告了《西游记》的回归,还把出少年周刊乙刊的消息公布,然后告诉大家后续会把《西游记》漫画移到乙刊,每期直接连载十话,一直到《西游记》漫画完结。
读者反响尚且不知,不过几天后新鲜出炉的《少年周刊·漫画》乙刊的销量确实不错。
而且因为《西游记》的回归,在扬州本城的销量甚至突破了同期的甲刊,由此可见梁聿还有《西游记》的魅力与号召力。
而梁聿一周画出十话原稿,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人还在台州的时候,在采石场海岛上就已经开始攒《西游记》的漫画原稿。
就算是手受伤的那段时间,梁聿也没有停下创作。
就如同他自己和九郎说过的,他的左手也可以画画,只不过画风和右手略有区别。
他在养伤的那段时间,也一点一点画了不少原稿,只不过背景这些都不是亲自画的,是九郎帮着画的。
九郎的画也挺不错的,当初《漫话小报》小报有个看图找线索的悬疑栏目,在漫画编辑部完善人员之前,一直都是九郎负责的。
所以《西游记》漫画在台州画的后半部分,背景都是九郎完成的。
等梁聿回到扬州的时候,他的右手除了伤疤以外,也已经完全好了。
完全可以胜任每日高强度的作画任务,由他来完成人物主体,然后聘请多个漫画助手来帮助完成背景还有其它。
这些荣四掌柜的都给梁聿安排好了,新出的乙刊,绝对不允许梁聿再做出开天窗这样的事情。
而梁聿本身画画的速度就不慢,荣死掌柜的还给他请了那么多助手,他画起来就更加快了。
每周除了产出荣四掌柜的固定要求的原稿数量之外,他还能够画别的稿子。
新画的漫画名字叫《梁小聿游海上国》,里面除了一些在这个时代的人看起来天马行空的想象之外,梁聿还把此次台州之行的一些事情也改编了进去。
比如说梅独存的故事,但是他怕春丫看到,所以把某些关键信息给模糊了。
新的漫画和《西游记》漫画一起连载在乙刊上。
因为梁聿的名气,加上《西游记》周更十话的诱惑,也让不少人闻讯购买了乙刊。
然后大家看到了梁聿的新漫画,因为他的书名起的很直白——《梁小聿游海上国》。
所以大家都直接默认这个漫画的主人公梁小聿,就是作者梁聿本人。
新漫画里那些天马行空的内容,什么在天上飞,不用牛马就可以在平地奔跑的车子,千里之外都能互相联系的令牌……
读者们都当做是梁聿的想象,殊不知这正是几千年后世界颠覆时人想象的巨大变化。
而梁聿画到倭寇的时候,诸位一直关心抗倭战况的读者们这才在这篇漫画里找到了少许的真实感。
流着眼泪看完《抗倭篇》之后,不少聪明的读者已经猜出来,这《倭寇篇》或许就是作者梁聿失踪的这半年经历的事情。
读者都能猜出来,柳娉娘肯定也不会猜不出来。
家里一直有定梁聿弄出来的那些报纸杂志,除了某些不合适的,像是《漫话小报》、《垂髫稚学》、《扬州早报》,还有几本合适家里孩子看的漫画周刊,柳娉娘都定了。
到了发售日的时候,自会有报童把读物送到家里来,家里几个小的都十分喜欢这些读物。
就连柳娉娘自己,还有柳家老两口都看得津津有味的。
报童不知道梁家就是他们漫画编辑部顶梁柱子梁聿的家,少年周刊甲刊档期送来的时候,还同过来取刊物的四郎推销了一下过几日出的乙刊。
四郎还有跟屁虫五郎听说新出一个乙刊,上面还会刊登阿兄的《西游记》,恨不得当场就拍板定下,说也要顶一本。
他们都是猴哥的小粉丝。
但是他们手里没有银钱,就算是有,也不能做这个主。
只能叫报童等一等,然后屁颠屁颠回家去找阿娘。
柳娉娘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等到乙刊拿到手,一口气看完西游记的后续之后,柳娉娘随手一翻,就翻到了梁聿的新作《梁小聿游海上国》。
一个月的时间,新作《倭寇篇》完结,柳娉娘也是一期不落的追完了。
追完了《倭寇篇》,就算梁聿漫画里多以轻描淡写,或者搞笑的方式淡化了他那些遭遇,可是当娘的哪里能看得这些,当时眼泪就下来了。
这一日二郎和三郎是在家的,柳娉娘抱着两个大一点的儿子哭。
“去叫你们爹,把你们阿兄喊回来!”柳娉娘后悔自己那天在孩子回来的时候居然还和他置气,她那天这样不理他,还不知道那孩子心里有多难过呢!
柳娉娘心里对梁聿离家出走的气一点都没有了,只剩下了心疼。
而这个时候已经临近过年,柳娉娘只想把儿子找回来,大家一起开开心心过个年。
但是梁聿实在是藏得太好了,就连梁励都找不到他在哪里。
这几日,柳娉娘都为了这事垂头丧气的。
与此同时,一辆青蓬马车缓缓停在了梁家院子外面。
一只素白的手撩开门帘,瞧着这纤纤玉手,还以为会从车里下来一个美人儿,结果从车上下来的却是一个唇红齿白的道袍小少年。
浓密剑眉斜飞入鬓,一双狐貍似的狭长凤眸眼波流转间似能勾人心魄。
少年漂亮归漂亮,可不论相貌还是行动,都十足的英气,谁也不会因为他面若好女便真把他误会成一个女孩。
至少二郎和三郎是这样的,他们原本是打算出去砍点柴,虽然已经是刺史公子,不过梁勉就是喜欢这种田园山居的生活,所以梁家也就是吃穿用度比从前好了许多,从前过的什么日子,现在还是过得什么日子,家里仆人也没有多请几个,只找了几个帮忙做家务的婆子。
二郎和三郎出去打柴的时候,正好见到那少年从青蓬马车上下来,虽然许久未见,他们两人也不能忘了眼前人啊!
要知道他们二人可为眼前人暗暗不知吃了多少醋。
“荣九郎!”二郎脱口而出。
来人确实是九郎,不过不是莫须有的荣家九郎,而是祝家女扮男装的祝九郎。
听到二郎对自己的称呼,九郎也没有纠正,只是笑了笑。
“是我,我回扬州了,你阿兄呢?”
二郎和三郎两个听到九郎找他们阿兄,还一阵郁闷。
这时候从前对九郎的那点嫉妒心也不存在了,他们一边把九郎往家里请,一边同她说梁聿回到扬州之后,一直没有归家的事情。
九郎在梁家坐了好一会,梁家人都知道九郎和梁聿是好朋友,都期盼她能想想梁聿能躲到哪里去,或者让九郎给梁聿带个信,告诉他家里人不怪他了,让他赶紧回家。
说到梁聿能躲到哪里,别人或许不知道,九郎还真有头绪。
一个是梁聿之前在扬州买的小院子,她把这个地方和柳娉娘提了提。
柳娉娘却道这地方大郎爹一早就去找过了,里面除了几个住着守屋子的工人,就没有别人了。
还有一个地方……
九郎顿了顿,她手摸上了脸颊,哪里似乎还有一个几个月前的齿痕在隐隐发烫。
当初梁聿咬她脸,就是为她不给他保密一事。
而且就是叫九郎在梁聿娘亲面前说出梁聿另一个可能藏身的地方,九郎也说不出来。
最后她只能支支吾吾答应梁聿娘:“我去寻下人,若是遇见他,就劝他回家来。”
话虽然这么说,但九郎觉得,梁聿八九不离十,定然就是在那处了。
那处不必说,自然是孕育了“梁九思”这个笔名的宜春楼。
九郎虽然不好意思在柳娉娘面前说这个地方,但是到底为了梁聿,还是鼓足勇气去了这处。
反正她在扬州只是九郎而已。
……
且再说梁聿,难得冬日好阳光,他铺了一块布在花丛之中,这一处是难得的僻静之处,阳光暖暖照在身上,稍远一点是花娘姐姐们居住的小楼,不远处的凉亭能看到姐姐们一条一条和梁聿一样在沐浴阳光的棉被。
偶尔有人走过,看到梁聿闭着眼躺在花丛中,也是掩嘴偷笑,轻了脚步走过去,并不打扰梁聿难得的休闲时间。
那一日小画师说要带着小丫头归家去,但没半日工夫就回来了。
他自己人回来,牵着的小丫头没了,宜春楼众人嘴上不说,但心里还能不明白?
这怕是被家里老爹老娘打出来了。
那一日元宵节扬州刺史来宜春楼转了一圈,梁聿那鬼鬼祟祟地模样,就已经叫徐娘猜出他是刺史家的公子了。
后来楼里几个地位比较高的花娘还有管事也陆续知道了梁聿的身份。
扬州刺史和他家长子不得不说的二三事,可是在民间流传得十分精彩,只要是个稍微八卦点的扬州人,都知道他们刺史大人有个格外调皮,又格外聪明的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