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魔教妖女x正道少侠 > 番外:崔天一(与主线剧情无关,慎入)

番外:崔天一(与主线剧情无关,慎入)(1 / 2)

番外:崔天一(与主线剧情无关,慎入)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崔天一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人家庭,因为连年旱涝灾害,家里颗粒无收,父母觉得养不起,就只能把他扔到了小山头上,抛弃不要了。

反正家里孩子多,也不少他一个。

他记事的时间比一般孩子都早,因此将这段被抛弃的过程记得清清楚楚。

到了晚间,山中越来越冷,甚至下起了雨,他张着嘴咿咿呀呀地叫唤,终于引来了一个路过山头回家的老妇人。

那妇人见到他激动的双手发颤,口中叫唤着什么他听不懂的东西,眼里甚至流下了泪,看着不太正常。她将他抱了起来,用衣服把他裹在身上,在雨中一路保护着我回了家。

从此以后,那老妇人便自称是他的奶奶,而且一口咬定他就是他的亲孙子,嘴里反复念叨着之前孙子在元宵节的时候走丢了,这会儿终于失而复得,真是苍天有眼。

要不是崔天一有这段记忆,知道自己的亲奶奶长什么样,他就差点相信了。

老妇人家境虽然没有好多少,但也能过日子。她在城外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破宅,地方比崔天一从小住的茅草屋大了不少,里面的各种摆件虽然破败,但看得出不是普通货色。

从把他领回来之后,老妇人就开始细心照料,吃穿用度,无一不爱护。唯一的问题就是她脑子不太好使,时常疯疯癫癫地在屋里发疯,又哭又笑,还摇他的床。

好在她虽然发疯,却从来没有做出伤害人的行为。

随着时间流逝,他发现老妇人疯魔的时间越发久了,总是拉着他的手,摸着他的脸,口中叫着另外一个人的名字,说他胖了瘦了高了矮了,然后动情地哭着笑着。

崔天一就这样被当成她亲孙子的替身养大了,强迫自己接受了老妇人口中的“崔文”这个名字。

总之他原本的名字叫铁蛋儿,也不怎么好听,换一个就换一个吧。

就这样日复一日,倒也过得清闲。

崔天一从小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与之伴随而来的就是老妇人周而复始的啰嗦话语,说他们家从前是书香门第,个个都是博学多才的读书人,而现在落寞了,就指望着这个长孙能够考取功名,恢复家族的荣光。

于是崔天一从很小的时候就被逼读了许多圣贤书。

可他毕竟不是这家书香门第的长孙,没有传承到读书的天资,看那些书对他而言实在无聊,根本就看不进去。

在滔滔不绝的唠叨之下,他还是被逼无奈,没日没夜地读书,就这么硬着头皮学了一点,还没到岁数就去参加考学。

可是就在这一趟考学的路上,陡然之间生出变故。他被人牙子打晕了,绑起来,卖到不知道什么地方。

他那时不过七八岁的年纪,从小只是读书,也没有练过什么功夫,自然全无还手之力。

等到再次醒来的时候,他就觉得身上剧透,低头看时才发现已然成了阉人。而那时他已然被囚禁在了不知道什么地方,和一群与他年岁差不多的阉人孩童一起,面对着未知的命运。

有人进来给他们编号,从此这数字就成了他们的名字。轮到崔天一的时候,他分到的编号是十一。

从那以后他们就被关在这里接受专门的训练,每天吃特定的稀奇古怪的食物,还要喝药。

在武功训练和食材滋补的两相作用之下,他们这群人的武艺都突飞猛进。而崔天一似乎生来长于此道,因此武功表现尤为突出。

只是这个时候他们的精神却都不太正常了,死士特有的残酷训练将他们驯化成了不知道生死为何物的工具,只是浑浑噩噩地活着。

崔天一却比他们好些,只因他读过太多的圣贤书,好歹也明白了些道理,虽然大部分时候还是心神动摇,但心里至少偶尔有道声音在作祟,让他清醒片刻。

随着用餐药的一日日变化,他逐渐感受到了自己的身体在慢慢变得强健。而他所练的功法让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说不出是什么,却觉得其中大有文章。

就这样在弱肉强食,如毒虫斗蛊一般的岁月里过了许久,由于他表现最突出,被一个老太监带走了。

那老太监在宫中仿佛是个位高权重的人物,然而心肠也由此变得偏执变态,什么事都做得出。

崔天一跟着他学武艺,平时没少受他的刁难和欺辱。好在他也是个天生坏种,心思狠毒起来与那老太监半斤八两,正有些狗咬狗的意思。只可惜老太监武功高强不似凡人,仿佛不可战胜的神仙一般,他暂时还拿他没有办法,只能暗地里使些不痛不痒的坏。

在这宫中和一群太监们武艺,被毒打,又偷偷使绊子打回去的日复一日之中,他的性格慢慢与他们同化,也变得冷漠无情,只想打斗看乐子。他对儿时的记忆也就渐渐淡忘了,只偶尔才能想起那个老妇人,想起时心里也不会起什么波动,只是淡淡的哦一声。也就是在这里他懂得了韬光养晦,把自己真正的武功实力隐藏起来,让别人对他放松警惕,然后肆意找机会下手。

人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在什么环境里呆久了就会变成什么样子,并且分毫不觉得有意,仿佛就应如此。

终于有一天,崔天一逮住了机会给老太监下了药,把他就此毒死,又把见证者杀了个干净,处理完痕迹之后,一个人凭着高强的轻功偷偷逃出宫外。

就这样懵懵懂懂地行走于江湖上之后,崔天一才愕然发现自己的武功虽然高到了没遇到过敌手的地步。

他漫无目的地在外面闲逛,由于进入深宫中的时候只有八九岁,这些年来他的阅历相当于没有,所以对很多事情都感到新鲜。有时也会因为不通人情世故而受人坑害,只不过当他发现了以后就能立刻报复回去,让那人命丧黄泉。

他就这样一路逛回自己印象中曾经和老妇人一起居住的山头,老妇人见到他根本就认不出来,等听他自我介绍之后我才想起来,立刻变得十分高兴,然后又开始喋喋不休地劝他好好读书,光耀门楣。她的疯病又严重了一些,压根不记得他出去了好几年没有回来,只知道他考试去了,仿佛离开家门的日子还是前几天。

也有可能是她本就老糊涂了,脑子里唯一还记得的便是让孙子考取功名,复兴家族,别的都想不起。

崔天一听着那些从小听得耳朵出茧子的话很是嫌烦,他这时早已不是儿时的他了。他全然可以杀死老妇人或者离家出走,这样就不用听她的絮絮叨叨。当夜里想到这两种解决方法的时候,他又同时想到了第三条——那就是出门参加考试也算是离家出走。

于是他就读了几天的书,然后和附近各村县的书生们一起去考试了。

崔天一实在是读书没什么天分,虽然认真备考了,但还是没有考中,当他带着这个消息慢慢悠悠地往回走时,却发现家里依然没了人,只有后院里多了一个坟包。

问了左右邻居,他才知道原来老妇人在两月之前去世,临走之前,口中还念念叨叨着考取功名,絮絮地诉说着,他回来的时候应当榜上提名了,从此平步青云,前途不可限量,她要为他缝一件新衣,用的是喜庆的红丝线……

原来他们分别的时候,她已经患病了,只是没有宣之于口而已。

在她心里最重要的事是他的考试,她不允许任何事打扰到他,拖累到他。

然而他却没有考中。

这时候崔天一心里第一次起了些不一样的感情,可是转瞬即逝,因为引起他感情波动的那个人已然死了。

既然死了,那这里也就没有什么好住了,崔天一收拾起行囊又上了路,在江湖上各处闯荡。

越往边疆走,他越能看到百姓生活贫寒,常常遭到胡人的欺压和骚扰,民不聊生。他此生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乐子,而此地烧伤掠夺之类的事情最多,大有乐子可看,所以他也就住了下来。

崔天一从小就没有受到过道德观念的教育,因此心中没有常人的是非善恶之判,完全凭着本性,怎么高兴怎么来。他这样的作风加上高超的神乎其神的武功,顿时在江湖上传扬开来,人们都称他是邪门外道的第一人。

这样的名头吸引了其他江湖中赫赫有名的恶人前来拜访,或是挑衅,或是投奔,而崔天一凭借着超凡的武艺将他们逐一打败,于是聚集在这里的人也就越来越多,逐渐的形成了一个门派。崔天一理所当然地成了门派之主。

随着门派势力越来越大,崔天一依旧占领着这边疆之地的灰色地带,向圣朝和胡国两头吃钱,再干点烧杀抢夺之类的事情,不过几年就变得家财万贯,积累了天下不少的奇珍异宝,最后筑成了一座富丽堂皇的极乐宫。

安顿下来之后,他又觉得无趣,于是便逢每三年书生们赶考的时候,下去陪他们走一遭,再随便挑几个不顺眼的杀一杀。

他这人最好面子,凭什么他用功学习了考不取功名,而那群呆驴却能考得上呢?

将近不惑之年的时候,他娶了一个有倾国倾城之姿,集天下美丽于一身的女人,李婉婉。

崔天一原本是个太监,内力又深不可测,对她的媚骨功没什么反应,自然也不爱她。他当初愿意娶她全然是出于两个理由。

第一,他对李婉婉和燕盟主之间的风流轶事有所听闻,因此便想与她结婚好气一气这个多年的老对头。而且和这样天下第一的美人成婚也有面子。

第二,他想要一个孩子。有时候人越是没有能力得到什么,就越想遮掩,倘若他有了一个孩子,就再也不会有人怀疑他什么了。因此他要求李婉婉必须对外宣称崔莹是他和她的孩子。

何况崔莹看上去粉雕玉琢,实在可爱,他倒也有几分喜欢。

他是喜欢小孩子的,尤其是长得好看的小孩子。

这会让他想起以前老夫人摸着他的脸说他的孙儿是多么俊俏,长大以后一定能长成一个玉树临风,貌若潘安的男子。

只不过由于他天生坏种,这种喜欢表现出来,部分时候是正常的的疼爱,还有部分时候搞不好就是令人胆寒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