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十九句(1 / 2)

讲十九句

网络消息更叠太快,再严重的事都无法长期保持讨论度,何况娱乐圈近些年的底线已经被拉到了新低,楚天明和陈楚汝的事尽管不光彩,久了却索然无味,热度很快就弥散在时间里。

相隔近半个月再度回到棚内录节目,顾清越颇有些不习惯,妆造完穿过通道准备上舞台时被陈道正从身后追过来拦了下来。

“小顾,我履行诺言,山区的学校我已经开始建了啊!”陈道正挺骄傲,额前的头发翘着,拿出手机翻了相册,“这边是秦默的,我出资的那个在这个山头,你看哈,已经开始施工了。”

顾清越倒没想到他动作这么快,笑着夸他:“陈导大义。”

既然说好的他去做公益曾经的误会就一笔勾销,她也不是纠结于过去的人,诚心道了歉当然可以翻篇。

“虽然是为了跟你道歉,但前几天实地去了一趟,山区小孩子因此能读书是很好的,环境是真的漂亮,就是交通不便,回头建好了你有空请你去看看。”陈道正收回了手机。

“行,”顾清越想起点什么,“您自己去的?”

陈道正性格不拘小节,没注意她的表情,“秦默没跟你说呢?我们一起去的。”

“噢,您说您这个学校在哪里来着?”

“黔州西北。”

顾清越点点头,往前走,“我们出去吧,快开始了。”

她的态度淡下来,陈道正也没意识到,还在旁说着些和秦默的电影首映礼放在下周一下午之类的。

电影提档到二月,紧接着春节档过后,这种不会太卖座的文艺片卡在这个档期也算是很合理。

只是讲了几句她都没有任何反应,看着身边的姑娘明显在走神的样子,陈道正在她眼前挥手,“下周一有空吧?给你留个座儿。”

顾清越回神,眨眨眼,“那得先说好,您要拍得不好我能不能讲?”

这话也是玩笑话了,陈道正从来没有太差劲的作品,他天赋高,审美好,何况这部片子已经经受过欧洲电影节的审视。

“当着媒体给我留点面子就行,这第一轮名著改完我算是看出来了,你小丫头才是要求最高的那个。”陈道正咂嘴。

第一轮名著改编他与顾清越一起共事看完了36部短片,早期互相都不对付,她在专业问题上与他互呛并不含糊,回回分析得深入,讲得最多的是剧本本身的问题,但对于镜头和剪辑的理解也一样到位,甚至有几回她谈及致敬名作的地方连他都没有看出来,这都是大量的阅读和观影才能累积下来的知识,半点也做不得假。

但是同时也意味着,她的评判标准相对于普通观众恐怕要严格许多。

顾清越拉了下拖地的裙角,掀开了厚幕走了出去,回头时嘴角勾着,“好说,我很友好的。”

她五官明艳,笑得漂亮极了,但陈道正已经摸索出她的作风,内心:我信你个鬼。

……果不其然。

今天刚开始的IP改编,顾清越言语上并不凶悍,可软刀子扎起来丝毫也不手软。

自第二轮开始影片时长限制有所改变,从不超过三十分钟改为不超过六十分钟,不低于三十分钟,编剧的发挥更为自由,但同时也将更考验笔力和对作品的把控力。

节目组有意搞事,今天一共两组,四部作品,全都是改编自顾清越的短篇作品,直接做成了她的个人专场。

她对笔下的故事和人物了如指掌,自然就会更挑剔些。

如果说第一组两位的改编都平庸得旗鼓相当……

那第二组的两位至少拉开了差距。

——其中之一是当时《包法利夫人》观众投票胜出的冯宸。

他选这个IP改编的理由也非常简单,他并不服气当时的改编被顾清越批得一无是处,而且她看似留情面的话对他而言已经说得非常严重,甚至一度觉得伤到了自尊,无论是“身为创作者不能理解复杂”,还是“剃刀原理学得好”,都扎在他心上。

他上一轮赢了,但只能算是同行衬托下的侥幸,并不满意,于是全力将作品内容填充,极尽复杂,以期得到顾清越的刮目相看。

这次选改的是她早年短篇集里的《未完》,是个非常简单的爱与命运的故事——

艾莎从前喜欢去外地看话剧,结束之后只能搭乘末班车归家,可那年在等车的时间邂逅了一个温和的男子,他带她去自己在街角的咖啡店,为她做了晚饭,走时约定如果明年还有感觉可以同一时间穿着同样的衣服再见。

第二年艾莎因为意外没能穿着同一条裙子赴约,可身着相似的款式推开门打招呼时,他的态度却莫名陌生又恶劣,一年的期待被当头棒喝,她掉头就走了,却为此难过了好多年。

直到几十年后,即将步入生命的最后阶段,她才无意间发现真相,原来当年那个不认识她的人竟然是他的哥哥。

他以为她没来,她却以为他已经将她忘了。

故事的情节很简洁很平和,但却跨越了人的一生,明明只是一个轻微的误会,却导致两个人真的错过了一辈子。

顾清越看完之后面上情绪分辨不明,身后的观众席已经一片掌声,比之此前同组选手的分贝大得多得多,轻易看出来场下已经做出了选择。

大约是因为对方剧本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她的改编设计是上帝视角,直接削弱了结局揭开真相的力度,整部片子节奏十分平缓,几乎没有任何跌宕,在播放过程中就已经有人在场下呼呼大睡了过去。

尽管文艺片不免大抵将人闷出病来,但在这样的场合里显然文本的问题要更大。

陆叙宁按着流程进行,没忍住自己的好奇心,问冯宸:“为什么会选这个故事?”

当众他当然很客套:“e大的这个短篇小说写得很有意思。”

这种虚无缥缈的夸奖作为文字工作者随口就能胡诌个几句,他这都算是最朴素的了。

顾清越似笑非笑,直接打破砂锅,“哪里有意思?”

被她突如其来的问句噎住,冯宸显得有些招架不住,“我……那个,觉得您对女性的刻画很有风格。”

他抓住了衣角努力深呼吸,清清嗓子:“一开始艾莎其实是一个对感情有过高期待的小女生,第一面就爱上了一个陌生人,对浪漫爱情的幻想有些类似于《包法利夫人》。”

讲着讲着倒有些渐入佳境。

“我上次改得不好,这次想试试看别的方式,”他挠头笑笑,“最后您给的结局是有些荒诞的,正好暗合了艾莎一开始去看的话剧结局,也许爱人错过是很可惜,可是也正是因为错过了,艾莎才有机会成为了后来的舞者。”

陈道正听完之后评价很犀利:“讲的比剧本写得好。”

还特别不留情面地对着台上的导演林熙平开炮:“林导的技法还是一如既往不太行。”

林熙平作为商业片大导,圈内地位和艺术水平虽不及陈道正,但票房却能吊打他个来回,两人理念不同,回回碰面总有点永远看不对眼的幼稚心性在。

陈道正性格就有点不管不顾,他一下输出爽了,场下观众不嫌事大,也期待当场撕起来,开始疯狂起哄。

可陆叙宁作为主持人听到这话快裂开了。

而且冯宸是不敢对陈道正的话有异议,林熙平可不是好惹的。

他只是一时没想到陈道正会当众落他面子,反应过来立刻就在台上阴阳怪气:“那是不如陈导会炫技。”

陈道正在全世界拿过大大小小很多奖,但时常被诟病炫技太过,形式大于内容,美学风格太明显反而掩盖了剧本的缺陷,要与人对线当然往痛处戳。

两句之后场面气氛尴尬下来,陆叙宁不好从中劝和,程芷夕作为场上唯一有资历能说上话的,只好出来打圆场。

故作嫌弃,“加起来一百多岁了你们。”

可两人都不想先低头,冷着脸没接话,程芷夕几句之后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