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四十一句(1 / 2)

讲四十一句

谁也没想到,回到平城录制节目最后一轮前网络上还出现了一个勉强算是甜蜜?的小插曲。

顾清越总结了一下网友们的意见,概括来说就是:他们俩遭遇了集体催婚事件。

至于是为什么呢。

完全是因为那天探班《夏隐》剧组,工作人员接二连三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波两人究竟是如何旁若无人地撒狗粮的,甚至还有人的日常vlog里拍到了秦默那个听到“百年好合”之后的笑。

他腥风血雨体质,这种节奏很轻易就可以带起来。

自从两人被拍到一起回学校参加校庆活动之后,eo的CP粉群就日渐壮大,《顾我则笑》被奉为圈内必读刊物,别人家嗑CP都需要产出产粮,这家倒好,正主本人就是最大的产出。

还有什么比破镜重圆更好嗑的吗,没有了,而且这可是现在进行时的真情侣,所以CP粉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催婚一线忙忙叨叨消停不了。

主打的就是,我可以孤独终老,但我的CP必须白头到老。

只是疑惑的是,顾清越抓着秦默认真回忆了三遍都没想起来那天究竟有什么亲密举动,也许根本就没有。

最后得出了结论:CP粉总是带八米滤镜找糖吃。

本来网络的纷扰影响不到他们,但是节目录制当天,陈道正和程芷夕都加入催婚的行列,问起了婚期。

陈扬作为评委五人组之一,觉得不该不合群,也点了头附和二位,但他的身份毕竟有些尴尬,也没有多话讨人嫌。

顾清越秦默:“……”

沉默是今天的eo。

结婚这件事,在过去的很多年里都不在顾清越的人生计划里,至少她不会将就。

但近期而言,恋爱关系步入稳定期,被身边朋友与外界频繁催促,要说半点想法都没有也不可能,她想过,如果对方是秦默的话也未尝不可,至少她不会抗拒。

但婚姻并非三言两语简单的事,彼此都尚未准备好,不用急于一时。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编剧请指教》的最后一轮竞演录制,这一轮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组别内决赛,第二部分才是三组的优胜者总决赛。

节目几乎走到了尾声,赛制放宽了所有的条件限制,没有题材与形式框定,不再要求使用同样的班底控制变量,完全见文本的真章。

但节目组相对来说是周到的,甚至考虑到审美很主观,为了平衡专业与大众度,特地设置了一个特殊奖项——【评委关注奖】。

这个奖项与常规比赛流程互不干预,仅在投票过程里由专业评委和业内编剧评审的票数决定。

只是与常规比赛里专业评委也只是手握一票不同,鉴于双边人数不对等,将会采用票数换算保持1:1的比例——

专业评委6人,而场内编剧一共30人,就相当于专业评委一人手握五票。

最后大众票数决出的前三名获得不同等级的项目投资,相当于Air直接助力项目落成。

评委关注奖将获得的是一次独家创投推介会,算是绕了个弯子,最终机会仍然是落在剧本质量上。

但场上六位专业评委,除开圈子不同的顾清越,剩下五位都是圈内的大佬级别人物,眼光毒辣不说,人脉也是一等一的广博,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前途当然也是一片光明,殊途同归。

如果杀入常规比赛前三名的同时获得了评委关注奖,那奖励叠加,编剧本人可以直接获得推动两次项目的机会。

如今经济形势不好,每年投拍开机的影剧就十分有限,无论制作等级高低,制作方是Air的就已经算是好资源了。

李茵作为秦默请来的外援今天也来到了现场,甚至和陈道正两人为了打对台,此前都选择性加入了本组的影片拍摄当中。

候场的时候几人凑在场下聊天,顾清越笑了笑开始打听敌情:“李导这是不是奔着双料来的?”

毕竟已经是与李茵二度合作了,对她过往风格有所了解,一向很追求作者性与商业性的平衡的,在这种赛制下非常有优势。

李茵斜眼看了下黏在顾清越身边的秦默,“我们组有内鬼,停止交易。”

“李导还挺会冤枉人的。”秦默无所谓地耸肩,还刻意挪了下脚步离顾清越更近了点。

顾清越抱着臂乐了,“要不你坐实一下罪名?”

“贿赂我?”

“想得倒美。”

看他俩这一来一回的,陈道正气得不行。

“你这是长他人志气!”为增强气势还拿着卷起来的剧本敲敲手,纸张发出刺啦的声儿。

顾清越一般不理会这种情绪性发言,想起苏西刚刚跟她对流程的内容,话锋一转问了句:“这一轮都盲投?”

意思是节目组在上一轮最后留了个心眼准备玩倒叙,根本没有对外公开他们的组队情况,这一轮影片播放时也不会标明作品对应的主创团队,即便是他们两两分组也只知道自己组内的三部影片是什么,对于投票的观众来说更是全抓瞎。

出台这个赛制是因为最后一轮组队赛六位评委都参与了创作,而且总决赛直播前会公开放出常规赛前三名的影片,增加网络投票通道,投票结果占总比分的20%,节目组为减少场外干预,临时想出来了这个办法。

说白了就是,想要采样更多观众喜好数据,但又不希望看见粉丝斗法。

闻言陈道正撇嘴,问:“盲投对你有什么区别?你还能认不出来?”

也许普通观众未必分辨得出这些导演的镜头风格,但她平时就看得细致,基本对她来说就是明牌。

顾清越看他一眼,“我认不认出来不影响结果。”

这话说的,现下站在这的六位,观影量恐怕都不会少,但他们六人本来就是半公开的视角,而且对于最终结果的话语权不算大,观众投票还是看作品本身。

程芷夕听他俩这对话差点笑出声来,悄悄跟陈扬嘀咕:“小顾他们那组最后要是淘汰的是陈导拍的……戏剧性就拉满了。”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盲投的情况下并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但陈扬笑了笑还是恢复了点理智,“陈导大概率能拿他们那组的评委关注,大众结果不一定。”

陈道正的艺术造诣没什么可质疑的余地,但他的作品确实也有曲高和寡的问题。

程芷夕想了想,“你能不能认出来这些导演?”

陈扬沉吟几秒,“陈导应该可以,其他的未必。”

他作为编剧,平时关注剧本比镜头多得多,但这次所有导演都是拍别人的本子,就只有陈道正的美学风格相对来说比较好认。

“算了,小顾说得对,认不认出来都对结果没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