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1 / 2)

送别

胤禩收拾好行李,请示过皇阿玛之后终于和小十四启程。

德妃娘娘自是感激不尽不说,康熙帝看胤禩倒是多了一分复杂的神色。

“小八,确定想好了吗?”康熙帝如此问他,意思就是在他下旨之前,他随时可以有反悔的机会。

毕竟,小十四并不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胤禩却坚定地摇摇头,“但求皇阿玛成全。”

“那一路上多加小心,照顾好你十四弟。”康熙帝看着胤禩,似是欣慰又似心疼。

他康熙一生所愿,除了大清江山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之外,便是希望他的子女们各个品行正直,皆有所长。

可看着他们一个个长大,关系却不似他与他兄弟们一般亲近和睦,康熙帝多少有些无奈。

既然他已经定下太子,那别的皇子便不应该按照最优秀的模样去培养,毕竟别忘了,无论是做潇洒王爷还是辅助的贤王,都不需要太过样样杰出。

可他太贪心,给了每个皇子以为自己够一够,便能触到那个位置的期待。于是,兄弟便不再是兄弟,反倒成了竞争对手,更甚者敌人。

但好在,并不是各个皇子都是这样,起码他看到的胤禩不是。

之前,他不顾学业送病倒的四阿哥回住所。后来,太子胤礽诬陷于他,他依旧没有计较。而现在,在所有人都不想冒着风险陪小十四孤掷一注时,依旧是胤禩站了出来。

康熙帝心里的郁结与悲伤稍霁,心上渐渐生了几分感动,刚想下龙椅,拍拍胤禩的肩时,却见他低着头回了声“是”,便缓缓告退,不知是无意还是有意地,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且说皇阿玛的想法他并不是很在乎,胤禩便只是将这件事上报于他,他心里如明镜一般地知道,皇阿玛定然会同意。

胤禩心里挂意地只是……

他额娘卫氏。

擅自做出这个陪小十四去行宫的决定后,胤禩唯独觉得他无法给出一个交代的人是卫氏。

没有任何一位母亲,会愿意自己的儿子为了别人的孩子冒这么大的风险。更何况,他答应过额娘,一定会以自己的安全为先。可现在,这么一路,为了小十四,他定然会违背对于卫氏的承诺。

所以,来到卫氏永寿宫的门前,胤禩却迟迟不敢进去。

可卫氏却似乎有母子感应似地,欣喜地跑出门,“是不是八阿哥来了?”

胤禩擡起头,看着他额娘期盼和喜悦的神情,却深知待会他要同卫氏说的话,定然会伤他额娘的心。

“额娘。”胤禩唤了一声。

卫氏赶忙招呼他进来。

永寿宫随了他额娘的性子,什么东西都是静静的,柔和的,给人以安定感。

整洁无比,像是一天打扫好几遍,桌上永远摆着可口的点心糕点。

然而胤禩不知的却是,这些糕点每日都在重做,都在换。卫氏只是吩咐着下人,日日准备新鲜的吃食。虽然不知道胤禩什么时候来,可卫氏却只是担心,万一他来了,却没有他喜欢的糕点该怎么办。

只因为这么一份不确定,背后却付出了多少真心。

卫氏细心地观察到,胤禩不似往常那样自在,像是藏着心事不知如何开口。

聪慧如她,如何能猜不到。

她这个儿子心善,又重情,定是一边觉得照顾弟弟是他的责任,可却知道这一趟肯定有风险,怕对不住额娘。

可他为何不能对额娘多信任一些呢?

只要他想做的,额娘何时阻止过他?

母亲之所以成为避风港,不就在于无条件的支持与支撑吗?

“八阿哥,可是有心事?”卫氏不动声色地问道。

胤禩不敢看他额娘的眼神,有些回避,却又不得不说。终于,胤禩鼓起勇气,开了口,“额娘,关于与十四弟去行宫一事……”

卫氏却打断了他,将一杯茶递到了他面前。

胤禩捧起茶,喝了一口,沁鼻的香气袭来,在齿间围绕,胤禩惊喜道,“额娘,这是扶桑花泡的茶?”

卫氏点点头,“对啊,八阿哥,这是你最喜欢的茶,额娘总是备着。可今日早已放在一旁,你却并未注意到半分。额娘,想着是什么心事这样让你烦忧,竟在额娘处也揪着眉心。”

卫氏伸出手,将它附在胤禩的手上,而后轻轻地拍了一拍。

“可额娘想让你知道,正如这扶桑的花语一般,额娘对你所做的任何决定,都会无条件支持。”

扶桑的花语是,无条件的偏爱。

“所以,八阿哥,你又在困扰什么呢?你怕额娘知道,你赌着命陪十四去行宫,会反对吗?可额娘知道,要是我的胤禩能够袖手旁观,那便不是我的胤禩了。”

“额娘。”胤禩心中已经感动万分,本以为他需要找许多理由来说服额娘,更需要找更多的贴心话来让额娘放宽心。

可没想到,只是他进来皱着自己都未曾发觉的眉,额娘便立刻看穿他的顾虑,到反过来开解他。

无论你做什么决定,额娘永远站在你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