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1 / 2)

回忆

既已决定多留几天为神医谷从漠查完案再走,胤禩便写了信快马加鞭送回皇宫之中。

除了皇阿玛那边,胤禩又多花了点银子派人给卫氏和小九小十递了消息,同时在信件中表达了对他们的想念。

卫氏不识字,小九和小十特地跑到永寿宫,将八哥所写的内容念给她听。

当念到“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这句诗时,小九将这句八哥引自宋朝王安石先生的诗句解释给卫氏之后,卫氏的眼角不由湿润起来,自己的儿子想念着额娘,而自己又何尝不想念他。

这还是第一次,八阿哥与自己分隔这么久。虽说在宫里之时,他亦在惠妃娘娘那处,可想要见他,自己总能想到办法。可如今,她竟是不知道他每天吃什么,睡得可好,儿行千里母担忧。

卫氏偷偷背过身去,不想在小辈面前失仪。

“不管身在何处,无论是天南还是地北,但儿子与您的心是在一块的,对额娘最深的牵挂与想念敬上,您的儿子胤禩。”

小九和小十礼貌地站在一旁,避免去看卫氏的眼睛,给了一个思念儿子的母亲足够的尊重。

“娘娘,您也别太失落了。既然十四已经痊愈,那八哥带着十四平平安安又开开心心地回来,定是迟早的事。”小九向来是个心直手快的人,心里从来藏不住事,想要尽可能地安慰卫氏。

毕竟,八哥的额娘,他们向来也把她当成自己的额娘。他们三人早已约好,如若将来世事变迁,其中一旦有人遭遇不测,那剩下二人便会照顾着他们的亲眷。

他们三人向来是一体的,是谁的额娘又有何关系?他们只把她当成自己的额娘。

小九也跟着劝解道,“娘娘,八哥是最体贴最孝顺不过的人。八哥信里虽没有细说,可他竟然是路上有事耽搁了,不然以八哥的性子,他一定不想让你等得着急。”

小十又赶忙卖乖,睁着大大的眼睛上前拉住了卫氏的胳膊。因他俩与八阿哥的关系向来亲近,卫氏亦是从小看着他们俩长大。所以这番举止卫氏不觉得突兀,反倒很受用。

“娘娘,我和小九不都是您的儿子吗?八哥没回来,你有什么事尽管使唤我们俩好了。”小十边摇着卫氏的手边说道。

卫氏刚才还郁结的心情瞬间缓解许多,她温柔地拍了拍小十的手,又将小九的手拉过来一同并到一起,脸上的表情既感激又感动。

“你们俩个是最有心的孩子,八阿哥能得到你们两个兄弟,是他的福气,也是我的福气。”卫氏颇为感慨,语气也比刚才欣慰许多。

卫氏人长得貌美,但却不是具有攻击性的长相。同八阿哥胤禩一样,卫氏音容兼美,加上说话时总是带点亲切的笑意,让人不由地就想接近。

于是小九和小十打小就喜欢来卫氏这永寿宫处待着,不是和八哥一同习字背书,便是一同坐下来煮茶享受糕点。

有一次,小十偷偷带着他额娘被赏赐的上等佳酿来找他八哥,还拉着小九一起。

仿佛提前料到了他八哥不会轻易让他们两个小孩子喝酒,小十便偷偷地换了八哥桌上的茶,全部都换成了这度数高的佳酿。

结果喝了几壶酩酊大醉之后,胤禩才反应过来。可看着小九和小十,脸上红扑扑的样子,胤禩突然笑了起来。

有什么要紧呢?谁小时候没干过几件调皮之事?又为何要摆出兄长的谱假装训斥他们,扫了大家的性?

只要这一刻,他们三人是真的开心,那便足够了。

于是胤禩什么都没说,假装没有发现这件事情,偏得小十以为自己成功地骗过了他聪明的八哥,还为此兴奋了好久。

他们三人边喝酒,边谈天,到了兴起之处,小十还忍不住唱起歌来。

但他自小五音不全,唱歌唱的极为难听,八阿哥自带哥哥滤镜不忍心戳穿他。但小九可忍不了,他戳了戳小十的腮帮子,想要让他别唱了。

但小十却仿佛存了存心逗他的心思,非但不停下来,还站在椅子上唱了起来。

于是场面一度非常混乱,胤禩怕小十从椅子上摔倒掉下来,只得在一旁护着他。小九想要让小十别唱了,便一直围着他转圈圈。

要是此刻旁边有人来,并不会觉得他们是身份的皇子,而只不过是寻常人家互打互闹的至亲兄弟。

如此荒唐,却也如此……

快意!

如若他们只是这世间最普通不过的弟兄,他们的命运与前程中没有那么多心计,没有那么多利益,这该有多好。

但人世间所有的事,仿佛总是事与愿违。

闹了一会儿,三人玩累了,便一同不顾形象地躺在永寿宫纳凉用的庭院地上,晚风拂过,三人脸上全是明显的醉意。

小九和小十有些醉到昏迷,闭着眼睛,可胤禩却睁着发亮的眼睛,异常清醒。

卫氏不像别的额娘那样,过来训斥他们,而是想要过来照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