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马(1 / 2)

试马

天刚蒙蒙亮,胤禩几人接到前往康熙帝处的命令。一路上几人都有些忐忑,不知所谓何事。

等到了营帐外,胤禩才发现并不只是自己接到了此命令,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已经坐在了营帐之中。

而除了他们这几个阿哥,还有几个明显是来自外族的使臣。

康熙帝没有计较几人的姗姗来迟,也没有计较除了胤禩,怎么小九小十甚至十四也过来了,明明他只命人去喊了大一些的阿哥。

可此刻他顾不上这些了,听闻康熙帝带着众皇子来木兰围场围猎,大清的附属国高句丽派来使臣前往此处。其实此时期高句丽与大清王朝已经日渐离心。

因此,与其说是拜访进贡,不如说是想要给一个下马威。

“皇上,大清泱泱大国,可有能解得此物者?”那高丽使者拿出一个物什,长得有些像九连环,只是不似传统的九连环那么精致,亦不是铁做的,而是用的木头堆嵌,复杂程度倒是堪有一比。

众人都是第一次见此物,面面相觑下,康熙帝的面色有些不好看。如若被那高句丽使臣用这么一个小小的东西为难住,那大清王朝的颜面放在哪里?

于是,他将大一点的皇子都召集过来。自小他花费了那么多心血培养这些皇子,到现在便是他们为自己效力的时候了。

除了在皇宫监国的大阿哥之外,太子,三阿哥,四阿哥都在此处。

他们先是接过此物一看,总觉得无处下手。此物不像九连环,至少能滑动,那些堆嵌在一起的木头无论怎么推都纹丝不动,想要将它解开简直是一件无从下手的事。

太子有些急躁,因着他是第一个接过来的人,又因着他占着储君的名号。近来他与皇阿玛已多有嫌隙,如若这次能表现好,成功解决此事,对于缓和皇阿玛和他的关系也是一个转机。

然而任凭他在手上左右摆弄,却丝毫不得其法。

看着三阿哥与四阿哥皆是如此,太子烦躁的心绪才微微得到缓解。

他心里忍不住嘀咕道,“这来使带的什么玩意?左右不过是想玩弄我们的面子。好在老三和老四也解不开,若皇阿玛怪罪下来,也不是我一个人受着。”

如此,太子胤礽安心不少。

三阿哥与四阿哥亦不得其法,微微皱了皱眉。

康熙帝此时的脸色已不甚好看,尤其是在一旁高丽使者毫无掩饰的嘲笑表情下,愈发雪上加霜。

难道他费心培养多年的一个个皇子,连这么一个小小使臣都应付不了?如若这样,等他百年之后,又如何放心将整个大清国交给他们?

心上微微恼怒,但更多的却是失望。

罢了,康熙帝不报任何希望,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胤禩。

这个孩子虽说八面玲珑,但脾气过软,善于退让,亦让康熙帝有些不喜。可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小八,你来。”康熙帝命人将那物什递到八阿哥手上。

胤禩接过这物什仔细一看,又擡头看看那高丽使者嘲讽又高傲的视线,心下顿时了然。

这东西本就是无解的。

这使者口口声声说想要我们帮他解开,然而胤禩上手摆弄了两下便知,此物根本就没有可以解开的办法。这人只不过存心想刁难我们,以此来嘲笑大清无能人可用。

偏偏几位皇子,还为不得其法而感到羞愧。

胤禩瞥了那高句丽使者一眼,继而便将此物什重重地往地上一摔,东西应声而裂,碎成几块。

众人被这巨大的声响吓了一跳,就连康熙帝也微微一怔。

那高句丽看到他们引以为豪的昂贵宝物,散落一地,瞬间大怒站起身来,瞪着胤禩说道,“八皇子这是何意?”

又转向康熙帝,语气颇为阴阳怪气,“皇上,还是说您教出来的皇子自知无能,解不开,便如此气急败坏地来宝物来泄愤?”

胤禩却不急不缓地走上前,将刚刚摔落在地的物什捡起来,“大使,你再看,你的要求是解开此物,却没说不可以用什么办法。如今我按照你的要求解开了,怎么能说大清无人呢?”

三个弟弟此刻站在胤禩身后,忍不住相视而后会心一笑,都觉得八哥此番狠狠地为他们出了一番气。

一番话噎得那使者有些微愣,越发气急,但却丝毫想不到反驳的话。于是便只能提高了音量,“我说八皇子,您一张嘴倒是灵巧的很,但实际行为却与无赖无异,难道大清朝都是此等品行之人吗?”

众人脸色一变,与其说这使者骂的是胤禩,不若说他讽刺的是整个大清。

听到此话,康熙帝正打算发作。结果却没想到,向来温和的八阿哥胤禩提起墙上的配剑,径直指在那使者的脖子上。

“使者此话何意?你侮辱一个小小的胤禩不算什么,可若你上升到整个大清朝,却不知高句丽王却是如此嘱咐于你的吗?”

胤禩掷地有声地说道,他的声音不大,语气却坚定无比,莫名让人感到威严,心生畏惧。

“当年你高句丽的战事如若不是大清出手相助,不知高句丽此时又在何处?使者可还记得当时定的条约?若连对大清朝起码的尊重都做不到,又何谈臣服,难不成使者是代表着高句丽大王来,向我们大清下战书?”

局势瞬间翻转,刚才还嚣张不已的使者此时已经汗流浃背,唯恐被扣上大不敬的帽子。

来之前,他们大王虽然交代要给大清一个下马威,可此时他们的力量还没有强大到可以不依附大清而存,如若在此时单方面地被扣上了先毁约的帽子,两朝关系交恶,联想回去后他们大王也不会放过他。

况且眼前这个长相温和,却用利剑指着他的皇子,脸上杀意不似作假。

他是真的存了,想要杀掉他的心思。

使者顿时腿软不已,跪在康熙帝面前求饶,“皇上,微臣多有冒犯,望您恕罪,望八阿哥恕罪。”

此时,语气和表情倒是卑微了不少,不再似之前那么嚣张。

康熙帝没有第一时间回答使者,反倒看向胤禩,仙衣怒马少年郎,执剑而立,不卑不亢,脸上呈现的表情既坦荡又饱含威严。

要是换成在座的任何一个皇子做了此事,康熙帝都不会如此惊讶。可偏偏是八阿哥胤禩,那个向来温和,自己甚至觉得有些胆小,怯懦,怕事的胤禩,在此番使者之事上,展现出了大清男儿的血性。

不仅一瞬之间破解了使者出的难题,更是扭转了局面,非让让他们不能以此为借口找茬,更让使者主动求饶认错,挽回了大清的颜面。

康熙帝脸上大喜,越看这个皇子越发喜爱。

等那高丽人被带下去冒犯皇家之罪处置之后,康熙丽亲手给胤禩递了一杯酒。

语气里是毫不吝啬的夸奖,“小八,做的好。”

康熙帝与胤禩碰了碰杯,而后又指向在座的几位皇子,“今日之事,你们的表现都不甚让朕满意,唯独小八,值得你们在日后学习。”

“我大清一向以礼待人,然而你们却不要忘了,我们的先祖是如何样的血性男儿。绝对没有别人欺负到我们头上,我们还点头哈腰,绝不敢反抗的道理。听明白了吗?”

众皇子连声点头称是,然而这些应答下却藏着不同的心思。众人看向胤禩,心下各有所思,怀着不同的情绪,却按下不表,丝毫未在康熙帝面前显露出来。

胤禩亦不露山不露水,只是举起杯子,任何一个朝他敬酒的阿哥都微微回礼,不悲不喜,既不会因为被康熙帝厌弃而伤心,亦不会因为他的看重而自傲分毫。

胤禩做事,向来只凭着他心中的那把秤。

宴席散后,小九小十和十四缠着胤禩,无比崇拜地看着他,既为他感到欣喜,又觉得自己能够拥有这样一个哥哥,而感到无比自豪。

尤其是十四,看着胤禩的眼睛里亮光闪闪,有羡慕有崇敬,却唯独没有嫉妒。

他比任何人都知道他八哥的好,也比任何人都希望他八哥能得到奖赏和高看。

“八哥,你不知道你刚才的样子有多么厉害,我们三个在你身后看的眼睛都发直了。”小十感叹道。

而小九却仍是有些心有余悸,要知道,刚才看到他八哥如此大胆之时,他的心不由悬在半空之中。

“八哥,我当然知道你能做的非常好,也能很好的解决此事。可我刚刚看你差一点涉入险境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为你担心后怕。”小九思虑良久,还是选择坦诚地将他的担心讲出。

胤禩看着围在他身边的三个弟弟,心上一暖,心里也知道他握起剑时,他们实实在在的担心和紧张。

“放心吧,下次我肯定提前给你们使个眼色。”

胤禩的语气轻松无比,倒是使得三人不由发笑起来。

四人相视而笑,今天似乎是一个无比晴朗的好天气。

然而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待胤禩四人走后,三阿哥胤祉看向站在他一旁的四阿哥胤禛。

“此等剑,只要一出鞘,便立刻将锋芒毕露,只怕将我们所有人都在皇阿玛前比下去。”胤祉顿了顿,继续提点胤禛,“如此,你还要继续心软吗?上次行宫一事……”

胤禛一听此话立刻阻止他将后面的话说出来,“不干你事。”

四阿哥甩手而去,只留给胤祉一个仓惶的背影,和一句飘在风里的话。

“三哥,别忘了我们从来就不是合作对象,我和你不一样。”

向来淡然的胤祉捏紧了自己的拳头,只感到手心都在用力。

他饱读诗书,确实不懂得什么箭术骑射,可他却学过一句话,并且深深记在心里多时。

那便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翌日,便是围猎之时。康熙帝一大早便将众皇子集结起来。其实他们穿的不是宫廷里的长袍,而是骑射用的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