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患(1 / 2)

水患

有了胤禟这笔钱,赈灾这个窟窿终于填上,胤禩与胤禛派了更多的人力给百姓们施粥救济,同时亦帮助房屋被损毁的难民重建家园。

眼看着百姓们脸上终于重燃笑意,胤禩与胤禛的心也总算放下来,接下来的关键便是同心协力解决水患这件事。

大清朝向来对治水之事颇为重视,无论是哪个皇帝在位,都对水患之事采取了许多重大的举措。

“善治国者,必先除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

比如下设水官,设立都水司等。

然而虽早有预防,黄河的此次大暴雨却使得水患空前严重。

天气是一个原因,这些设立的官员并未尽责亦是一个原因。

胤禩与胤禛与河道总督,漕运总督齐坐一堂,共同商讨此次治水之计。

“两位总督对于这次暴雨导致的水灾有什么看法?”胤禛居于上位,胤禩坐于他左右,俩人神情严肃,光是坐在那就给人巨大的压迫感。

漕运总督瞥了河道总督一眼,在对方脸上看到了同样的惧色,唯恐被两位皇子问责,只得抢了个先回答,占得个先机。

“回禀四皇子,我认为此次水患如此来势汹汹,暴雨连绵不绝,皆是因为上天没有看到我们对它的诚意,才降之如此惩罚。我们应该多提供些上等的贡品供奉,从而得到神明的原谅。”

听完这番话,胤禛几乎难以控制自己的表情,脸上的愤怒难以掩盖,“大人的意思是,在连老百姓都没有足够的食物维持生活的现在,我们应该准备好吃好喝的,大肆祭祀?”

漕运总督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说了多么荒唐的话。可往常他犯了什么错事,只要用神明搪塞,便可躲过一劫,谁知道来了个胤禛如此硬的茬。

“四皇子喜怒。”漕运总督慌忙下跪。

胤禛却没拿正眼看他,而是转向一旁同样战战兢兢的河道总督,“你来说。”

被点到名的河道总督一抖,连忙擦了擦脸上的汗,绞尽脑汁才想到一个可能会让四皇子满意的角度。

“回四皇子,臣觉得水患既然已经发生,与其去想那些发生的理由,补救的方法反而是更重要的。因此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治理此次的水患上,”

说完他有些紧张地看着两位皇子的表情,看到胤禛的脸色不似刚才那么难看,河道总督稍微松了一口气。

却又马上听到八皇子胤禩的提问,“正是此理,今天我们将两位大人召集过来,并非想揪着引起水患的原因不放,而是想要齐心协力,一同想出治理的法子。”

这话的意思,给足了两人面子,只要能够成功解决此次水患,那之前预防不力的事情便能稍微放在一边。

两位总督看着神情较为温和的八皇子,想着他倒是个温和的,却又听胤禩像是请教又像是提问的问河道总督,“大人,你觉得此时,我们应该要采取的理念与措施又是如何?”

河道总督从胤禩温和的语气中,却听出了他的认真与诘问,知道再不敢打马虎搪塞,于是便用了自己的毕生所学回道,“微臣认为,河水既已在大雨的冲蚀下决堤,我们便只能想尽办法的将它堵上。”

听完这话,胤禩与胤禛对视一眼,脸上的神情与其说是愤怒,倒不如说是失望。

他们终于知道只是雨水冲蚀,河道如何到了决堤的如此地步,那便是两个官员的无能,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一些补救措施,眼睁睁地看着雨越下越大,而后酿成如此大的灾难。

就任凭久居深宫,只在书上读过治水的他们,也深知堵不如疏的道理,况且已到这个地步,堵住堤坝不亚于亡羊补牢。

连两位总督也提不出什么建设性的帮助,一时之间,治水之事陷入僵局。然而他们能等,堤坝却不能等,如果再不采取措施,等到下一次暴雨来袭,只会有更多的百姓遭殃。

送走两位总督,胤禩与胤禛却是连饭也吃不下,便赶忙到书房翻阅古籍,希望能找到一丝办法。

吴景同也来帮他们了,因为他父亲的事他一直愧疚不已,心里又暗暗对两位刚正不阿又有能力的皇子敬佩不已,于是便一直想为他们为百姓尽一份力。

胤禛倒也没有因为他父亲的品行而区别对待他,只要可以为他所用,对于这些他一向分得很清。

三人挑灯夜战,连晚膳都忘了用。费了如此大的力气,却连半点门道也没摸着,治水之事,似乎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容易,难怪在朝廷里,无人想要接下此事。

吴景同最先坚持不住,叹了口气。

胤禩看着他疲惫的双眼,正想劝他要不要先去休息一会,结果吴景同却突然眼睛发亮地看着他。

“有了,去找我师傅如何?他学识渊博,知晓许多事,想来能对我们有一些帮助。”

胤禩突然反应过来,吴良才贪污的那笔钱正是被用给了这位吴景同传说中的师傅做学费。

这样的人,会有应对水患的方法吗?

如若他真的有,那么这一计又需要多少巨额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