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1 / 2)

儿女

从青山村回皇宫后,康熙帝下了两道命令,不是对胤禛与胤禩,却是对众朝臣。

一是为重选储君。

二则是为了在胤禩与胤禛之间择一人站边。

大皇子遭拘禁,太子已废,三皇子遭康熙帝厌弃,大一些皇子中最有希望登上储君之位的便只有,四皇子胤禛以及八皇子胤禩。

眼下,青山村治理瘟疫的任务,俩人皆出色的完成,高下难较,那么朝臣的支持就变得尤为重要。

这几乎是把储君之选放到台面上来,一时之间,朝臣间人心惶惶,皆有不同计量。

而当事人之一的胤禩,却无暇顾及这些,因为他正在为人生当中的十足喜事而欣喜若狂。

喻宁摸着自己的肚子,几乎是胤禩一回来,便迫不及待地和他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夫君,我们就快有一个孩子了。”

胤禩先是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而后便是最直接的喜悦。他直接上前将喻宁抱了起来,“福晋,你辛苦了。”

喻宁感受着胤禩深深的怀抱,眼前这个紧紧抱着她的人,是她的夫君,是她此生可以信赖依托的人。

只要在他身边,便仿佛有无尽的安全感。

那是无法抑制的从胸腔里发出的喜悦,而即将有一个新生命喊他们阿玛和额娘。

只要一想到这件事,胤禩与喻宁便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无比地期盼着这个孩子的到来。

于是乎,当胤禛紧锣密鼓地筹谋着一切之时,胤禩几乎连连告假,连朝都不曾去上。

只是日日夜夜地陪在喻宁身边,怀孕此事对女子来说,向来是鬼门关过一遭。纵使他们身为皇家,而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依旧很差,生育的风险对于女子来说更是巨大。

所以,除了欣喜,胤禩心中更多的情感却是感激与担忧,感激的是喻宁为他付出了那么多,担忧的却是喻宁的身体。

胤禩陪在喻宁身边,凡事亲力亲为,连熬汤这样的事,都不假他人之手。

八贝勒府的下人全都看在眼里,管家看着胤禩的辛劳,忍不住劝慰道,“贝勒爷,这些放着我们来做就行了,您身娇肉贵的,平日里因为政事已经够操劳了。”

胤禩却摆摆手,“想自己学着做一做,也算对福晋的一点心意。”

这一番对话,从下人处径直传到了喻宁耳里。

喻宁的丫鬟小桃忍不住扬了扬嘴角,“福晋,贝勒爷当真是个极好的,不仅有能力,对您也当真是放在了心尖上。”

喻宁也跟着笑,“是我的福气,从前在闺阁中时,总听闻女子嫁出去后,多有隐忍与苦楚。本来我已做好准备,可自嫁过来,不仅夫君对我如此之好,连两位额娘也对我多有关照。”

喻宁眼神中尽是柔情,“我自小便没了娘亲,怀孕之事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两位额娘心心念念,一点一滴地教我注意事项,我如何能不感激?”

小桃也被喻宁的语气所感染,“福晋,从今往后便只有好事,您安心养胎为贝勒爷生个小阿哥出来,承欢膝下多温情热闹。”

“是阿哥也好,是格格也好,只要孩子平平安安,一生顺遂便好。我和贝勒都会以最大的爱意疼着孩子长大。”喻宁说道,或许是因为怀孕的原因,近来她的性情愈发柔和起来。

小桃点点头,只觉得人逢喜事精神爽,整个八贝勒府上上下下都洋溢着欢喜的氛围。

胤禩虽下定决心,要好好为喻宁熬汤,可厨房之事总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他从小也只做过一些简单的小吃,那还是做给几个嘴馋的弟弟们,味道倒是不错,但卖相却不敢恭维,但好在他们几个也不太在意。

可如今,要给喻宁熬汤,胤禩便总想着做到尽善尽美。他知道怀孕之人胃口较差,这汤若是不够鲜美可口,恐怕难以下咽。

于是,除了食材的准备,就连火候胤禩也费了一大番心思,从一下锅便在旁边蹲着,直到整锅汤被炖好,胤禩率先用汤勺舀了一口尝了尝。

骤然间,胤禩脸色剧变,那是一股说不出的味道,他竟没想到自己在熬汤做饭方面如此没有天赋。

胤禩有些垂头丧气,这味道别说喻宁了,连自己也难以下咽,如何能给福晋?

这简直不算是惊喜,反倒像是惩罚。

胤禩皱起了眉头,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这食谱明明是按照额娘从前给他做的,一字不差,为何出来的成品竟差这么多?

胤禩起了进皇宫里问问额娘的念头,于是第二天,卫嫔看到胤禩愁眉苦脸的,颇以为出了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