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2 / 2)

骤然间,胤禩反应过来,术士?

那日欲闯进他府上的算命先生,明明被他吩咐轰走了,如何演变成当今与术士谋逆的局面?

他瞬时瞪大眼睛,仿佛会心一击,是胤禛!

胤禩擡起头朝胤禛的方向看去,胤禛被他眼里的恨意刺得一痛,像是绵密的针在他心上划。

这样的神情,让胤禛断然不想再见第二次,不过会好起来了,只要他登上了这个皇位,他会同小八好好解释的。

此刻胤禛已然陷入了最坏的情况,任由他脑袋飞速旋转,也不得其法。

皇阿玛如今笃定他就是有谋逆不臣之心,更甚者在太子被废时已然开始结党,笼络朝臣,又妄想通过术士为自己的登基正名。

他现在解释无异于火上浇油。

沉默还是沉默,这还是第一次,胤禩被打得如此措手不及,仿佛做任何选择都只指向一个错误的出口。

胤禩内心悲凉无比,是啊,与谨慎而又冷情的四皇子相比,自己已然输得一败涂地。

而不为自己,至少要为身边人辩解一番,“皇阿玛,儿臣从未做过这些事,也不知那命字上为何会有儿臣的签名,皇阿玛明鉴,您给儿臣一些时间,儿臣定能找到证据向您证明自己的清白……”

他话说得剖心,已然放低了姿态,诚恳无比,然而康熙帝连听他说完的耐心都没有。

“胤禩,你的意思是说,朕武断无比,不分青白,连调查都没调查都治了你的罪?”康熙帝沉着一张脸,不怒自威,“可是胤禩,证据不是在你眼前了吗?”

胤禩听到头顶上悬着的声音终于落下,他心里却是大笑一声,已然明白过来。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不是十三的证据起了作用,也不是胤禛设的局置他于死地,而是皇阿玛对他的猜忌不容之心,早已注定他今日一败涂地。

他再怎么辩解也不会有用了,皇阿玛想要他坐不上这个位置,他便定然坐不上。皇阿玛想要治他谋逆的罪,他便必然犯了此罪。

不管他本身如何,皇帝要你如何,你便是如何。

而此刻,胤禩才明白到这个道理,可他不想像从前一样妥协了,尽管他窥得圣心,那却不意味着他一定要按照他的心思去做。

既然这世间什么都留不住,他便留下了他这最后一点坚持。于是,胤禩不卑不亢地说道,“皇阿玛,不管您相不相信,胤禩说没有做过,便就是没有做过。”

而后,胤禩再不发一言,已然放弃,任由处置,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模样。

他这副死不认罪的模样更是刺激到了康熙帝,一个不是他的位置,他如何敢肖想?若是自己给他,他便受着。可自己没有给,他便绝对不能设法来抢。

“胤禩,事到如今,你还执迷不悟,觉得是朕是非不分,是十三污蔑于你。你从始至终,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冥顽不灵,朕不罚你,如何对得起天下百姓,如何对得起朝廷戒律。”

康熙帝闭上了眼睛,顿了一顿,而后再睁开眼睛之时,已然下了狠心。

“八阿哥心性奸逆,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即当问罪。”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康熙帝这是下了狠心,恐怕这八皇子性命堪忧了,得了康熙帝如此重话,如何能逃得一命。

胤禩认命地跪在地上,只是抿着的嘴角透露出他的一丝倔强。他整个人虽跪着,背影却端直无比,可看上去却如此脆弱,像是强弩之末,风一吹便倒地。

众人不由多了一丝同情,谁都知道,他罪不至此,只是犯了康熙帝最不能忍受的忌讳,就遭到如此下场。

然而,同情归同情,却没有任何人敢站出来为他讲一句话,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就算再为八阿哥不值,可犯不上赔上自己的性命。

众人如此猜想着,然而只不过康熙帝话落的一瞬,九阿哥十阿哥与十四阿哥便立即上前下跪。

“望皇阿玛三思,此中定有隐情。”三人齐声求道。

见康熙帝依旧暴怒,不为所动摇,年纪最小的十四瞬间慌了神,急切无比,再次陈言,“皇阿玛,八阿哥绝无此心,臣等欲保之。”

不护还好,康熙帝便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地认为,胤禩便只勾结了朝臣。可如今,三位皇子为他跪下哀切恳求的模样,更是刺痛了康熙帝的眼睛。

原来,不止朝臣,连一大半他的亲儿子,也已然被胤禩蛊惑了去吗?

胤禩本人当真是处心积虑,心思深沉,妄蓄异志。

简直无异于火上浇油。

果然康熙帝愈发勃然大怒,立即拔出一旁侍卫身上的长剑,而后走下高台,几欲将那柄剑向十四刺去!

众人脸上血色尽失,尤其是跪在地上的胤禩,那一瞬间,康熙帝拔出剑刺向十四的瞬间,胤禩只觉得他浑身僵硬,已然哪哪都不会动了,连心脏也像是骤停一般。

几乎是片刻,胤禩便立即起身,挡在了十四身前,那把长剑经由康熙帝已然控制不住的怒气,径直向胤禩刺去。

开弓没有回头箭,那剑刺出去的瞬间,便断然没有收回来的道理,更何况,那是一把由皇帝亲手向你刺来的剑,躲不过,更是……

不能躲!

“八哥!”十四听到自己崩溃欲绝的喊声。

如此哀切,却也如此绝望!

“八阿哥绝无此心,臣等欲保之。”出自《清圣祖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