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和谈在何寄文的期待中到来了,匈利派来了三名使臣,两方和谈长达三个月,和谈内容八百里加急送往京都,最终在延庆帝拍板后达成协议,匈利国归还奉霞、远安两州,后撤边界线百里,两方十年停战修和,匈利每年朝贡牛、马、羊百匹,而大周则要开通边市,允许两国商人来往贸易,允许匈利商人进入到汕北走廊地界。
和谈达成后,何寄文提了最后一个要求——请见大周和亲公主。
当年鲁施施先封郡主后封公主,奉旨和亲,如今两国交战四年之久,鲁施施也遭受了四年非人待遇。
再次相见,何寄文即便做好了心理准备,可当看到瘦骨嶙峋的鲁施施时,何寄文心里还是生出一股悲凉来,这股悲凉不是因为鲁施施个人,而是为这天下所有女子…
“末将参见公主殿下。”何寄文双手交叠缓缓行礼。
鲁施施瞧见眼前之人,觉得有些面熟,仔细回忆后震惊地看着眼前之人,半晌嘴唇蠕动道:“你是……在京都时来教坊的何公子吗?”
何寄文闻言没有接话,而是低头询问着:“公主久居匈利,可还安好?”
鲁施施愣了半晌,随即嗤笑一声道:“将军以为两国交战,我这个所谓的和亲公主可以安好吗?”当年她傻乎乎地以为有了做大官的亲生父亲可以跳出教坊做真正的郡主呢,谁知道没几天她就被封公主替她人去和亲,两国交恶时,没人考虑她的死活,直接就开打了……
何寄文闻言低语道:“自今后,匈利国会善待公主殿下的。”
鲁施施一听此话,快步上前握住何寄文的手道:“将军不能救我回国吗?”
“公主…….”何寄文看着眼前的鲁施施,张了张嘴,她虽不喜鲁施施的为人,可此时也颇觉辛酸,眼睁睁故国乡土已然回不去了。
何寄文定了定神,轻轻挣脱开鲁施施的手,规矩地向后退了一步道:“公主生父身犯重罪,恐难逃一死,公主又非长公主亲生骨肉……此番回去名为公主实为囚奴。”
鲁施施一听跌坐在椅子上,眸中含泪道:“我回不去了?”
何寄文看着对方如此,也是于心不忍,可如今眼前这位弱女子别无他路。
“不是回不去了,是回不得,公主留在匈利,匈利为两国邦交,必会有所顾忌,面上必定尊重有加,日后回国省亲,朝廷为两国邦交还会礼遇公主,一旦回国,便是弃子,长公主的手段想必你也领教过了,何去何从,望公主三四慎行。”何寄文说罢缓缓作揖。
鲁施施面颊挂着两行泪,茫然地看着眼前的何寄文,动了动嘴道:“一个虎xue,一个狼窝,我归不得故国,留在匈利,怕也难逃一死。”
何寄文听了这般的话,也难免心伤,乱世女儿柔弱无依,偌大的大周朝外靠女子和亲,一旦撕破脸却半点不顾弱女死活。
“入狼窝一定会被折磨致死,但入虎xue,可得虎子。”何寄文垂下眸子,缓缓吐出一句她本不想说的话。
鲁施施闻言眸子闪了一下,随即又摇头道:“朝廷不顾我死活打了这么久的仗,匈利早看轻于我,我在他们眼里没有半点价值了。”
何寄文缓缓擡头真诚道:“末将愿率三军,跪送公主,以壮公主声威。”
“公子何以这般待我?”鲁施施在匈利被虐待,陪她和亲的奴仆婢女各个露出势力的嘴脸,她这几年看尽了人的丑态和世态的炎凉,不期想有一天,一个故人会在她如此境地下出手相帮,毕竟这人完全可以不向匈利提及见她,也完全不必为她壮声威,突然而降的善意让鲁施施红了眼圈,这善意久久不曾体会到了。
何寄文垂眸道:“公主是大周的公主,和亲任重,末将愿尽绵薄之力。”
鲁施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想起以往,惭愧道:“当年宰相府得遇公子,冒认了弹琴人,公子不恨我反而为我筹谋,实在令我汗颜,我为当年谎骗公子道歉,也请公子凯旋后替我向琴书致歉。”
何寄文听到琴书二字,心里难免疼了一下,可面上却坦然道:“一定。”
鲁施施见对方听闻当年的事面上没有太多厌恶之情,便放心地开口道:“如果可以,公子回朝后是否可帮忙找到红姐,就说我很想她。”
何寄文听对方提及红姐,心里一叹如实相告道:“实不相瞒,我投军时教坊已然关门红姐也早已不知去向。”
鲁施施一听此话,面如死灰,怔怔半晌才道:“公子回去,可否代为寻找?”
“愿效微能,但末将不敢做保可以找到红姐。”
“公子愿意帮忙,我便感激不尽了。”鲁施施说着缓缓站了起来,半晌踌躇,最终呢喃道:“我想我该回去了…….”
“末将送公主出营。”
鲁施施走了几步,不放心地回头道:“此番回去匈利当真能善待我吗?”
“此条写进了合约里,公主殿下但请宽心。”
鲁施施闻言点了点头,叹息一声出来营帐。
匈利的使臣们瞧见鲁施施出来,立马停止交谈,走了过来:“王妃,该回了。”
“将军。”鲁施施没有搭理使臣,而是回头看向何寄文,“回朝后代我向陛下和太后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