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NPC合纵连横
年关将至,整个盛京都是一副繁华热闹的景象,到处张灯结彩,小贩们川流不息,用背篓和扁担装满时新的小玩意儿,走街串巷。
普通人家的孩子们手里也总算有了些闲钱,小手里紧紧攥着几个铜板,在各种摊贩面前流连不去,其中最受欢迎的,还要数卖糖果点心和爆竹的摊子。
楚矜言用幂篱遮着面,走在东城最宽敞的街上,左边哄闹地疯跑过一群举着棉花糖的小孩儿,右边又有几个小脑袋埋在一起,摸出仅剩的铜钱凑在一起,商量着看能不能买下一包“七星花炮”。
又走了一会儿,看见些百姓凑在一起聊闲,除夕之前的下午,没谁还有心情用心上工。
听他们说,今晚除夕夜,城郊还会点起三百座塔火,一直烧到十五元宵节。
“塔火是什么东西?”
“我也不晓得,不过我姨奶家小孙子的妻舅在工部当差,据说是那位二皇子请的旨,说是要给皇上庆寿,想来很漂亮的。”
“是河东那边的风俗吧,我家姨娘是河东郡的人,听着这信儿,可开心呢。”
“今儿我还出城去看搭塔了,一米多高,像都是黄泥垒的,黑黄黑黄,看不出什么来。”
“啧,你们不懂,这可是天大的好事——那里头装的都是炭,从前我们村子里也点,得全村人才凑得出三天的炭火,点起来比灯笼还红亮,而且极暖和,整夜在旁边守着都不会冷。”
“哎,那城外的流民可不是有福了,昨儿我娘还念叨,这年节冷,正月里怕会冻死不少人。”
“真是皇恩浩荡……也祝那位二殿下千岁。”
楚矜言走过那些或是粗布短打,或是锦缎衣裳的闲人旁边,步履不快不慢,也未有丝毫停留。
但心下仍是愉快,为了在除夕前紧赶着解决这件事,这几日他没少加班。
好在事情总算是解决了,景元帝性喜奢费,但心里也是想做个明君的,这种既能充面子,还能体现一番“仁爱之心”的事,他自然愿意去做。
楚矜言发现了自己平静的想法,感到有些奇怪。
对于这个“父亲”,他虽然几乎已不记得那些久远的温情,可总还存着一些天生的敬意——至少在他的记忆中一直如此,可是这次病过,不知怎的,连着最后一分敬意竟也没有了。
难道是因为那个“直播间”,知道了当年的真相,恨他没有识人之明,害母亲至此?
可总觉得,像是还有别的什么。
就像每次看到大皇兄楚知行的时候,那种油然而生的痛恨,也比应有的要更强烈些。
楚矜言叹了口气。
他确信自己忘了什么,可也确信,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自己不可能完全没有留下后手,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找到从前的自己留给现在的自己的信息。
会是什么呢?
直播间的观众们甚至都没有察觉到他的“失忆”,自然也给不出什么有用的建议。
楚矜言无声无息地回了宫,先去看望了一下楚知意。
自从江逾白转了口风,把目标放在三皇子身上起,楚知意逍遥自在、站在一旁看热闹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尽管对楚知意来说,这样的婚事至少与陈国的公主地位平等,免去了担当质子的耻辱,可明眼人都知道,这并不是一门好亲事。
脾气火爆的三皇子闹过不止一次,可景元帝一旦强硬起来,所谓“宠爱的儿子”并不会对他的决定造成任何影响,后来被惹得烦了,直接下令禁了足,叫楚知意闭门思过。
但不一样也是有的,景元帝强行下令之后,还是安抚性地给德妃升了位份,成为贵妃。
甚至还破例提前封了楚知意的爵位,应诺让他年后便出宫开府,甚至不管他后院之事,只要把正妻的位子空出来便是。
这样一通大棒加胡萝卜打下来,楚知意才终于消停了一点点。
他几乎就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没有喜欢的姑娘,也还不知道什么是两情相悦,对于被贸然定下亲事虽然恼火,可这恼火似乎也并没有能提前几年得到自由的欢喜大。
能提前出宫!
那就意味着再也不用去尚书房听烦人的唠叨,不用做让人头疼的课业,甚至还可以每天东游西逛,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
只是少年人到底要面子,楚矜言到了德妃殿里,被满脸无奈的贵妃娘娘告知,他三弟今天还是不愿意见客。
“让他闹腾两天,过两天自己就闷不住了。”新晋了位份的贵妃满身华贵,珠翠葳蕤生光,可神色仍是那样开朗泼辣的样子,在楚矜言面前叉着腰,对儿子的小脾气满不在乎。
楚矜言无奈,给了她两本自己编撰的小册子。
德贵妃很是欢喜:“还是你有办法的,那小子平时翻书就要犯病,也就是看你写的东西,竟还真能看进去几个字。”
楚矜言说:“他性情不稳,但为了喜欢的东西,还是愿意学的。”
德贵妃笑道:“放心,晚饭前一定带到。”
她看着楚矜言,笑容中却掺杂上了一点忧虑:“只是这事闹的——你是兄长,年后小意要开府,陛下定然不会让你再拖了,恐怕也要一起分出宫去,那……”
德贵妃没有言明,可他们都知道,这件事对楚矜言来说,最令人忧虑之处,便是没有自保之力的母亲。
楚矜言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之色:“过完年之前,我定会想到办法,不会留母亲一个人在宫中的。”
德贵妃看着他,被那种笃定的态度安抚了几分。
“好,”她说,“你一向有办法的。玉淑姐这些年实在受了不少苦,只好在还有你这个儿子。”
楚矜言笑了笑:“也是有赖您多年照拂。”
“嗐,”贵妃道,“我们姐妹何必说这些,你从出生便叫我一声姨,也不是白叫的。”
她亲自将楚矜言送出宫去,太阳已经快要下山,皇城外快到新年的烟火气几乎跨过高高的城墙,弥散到了这冷冰冰的宫中来,夕霞金红金红的,将天空照亮了一片。
楚矜言心下放松,正待回莲芜殿去,又突然想到节前可能再送来几份文书,遂中途改道,走出内宫,打算再去工部值房瞧一瞧。
直到很久以后,他想到这一天,都会无比庆幸,自己在夜晚到来之前,出了这么一趟宫。
尚未行至营缮所衙门,楚矜言便看见一个熟悉的面孔——是老师府上的家仆。
那个年轻人虽然已经尽力抑制,可满面惊惶之色,竟无从掩盖。
楚矜言心里蓦然一沉。
他连忙紧走几步,一把拽过东张西望的小仆,将他拉到一个偏僻的静室。
“怎么此时进宫,可是府上出了什么事?”
“府上、府上倒无事。”小仆见着他,像是终于松了一口气,着急忙慌地摸出一封信,“是白将军出了大事,殿下,老爷要我务必将这信交给您,我刚才见内宫门落了锁,正想这下可完了……”
小仆还在紧张地喋喋不休,楚矜言却已不再听他的话,他拆出那张薄薄的纸,心下又是紧张,又有一种莫名的叹息。
原来是这时。终于来了。
信中急急写着几个字,看出是匆忙挥就,他从老师家回宫的这么几个时辰中,不想八百里急报,边关已出了大事。
匈奴休屠王部不知从何处取道,竟凭空绕开长城,奇袭苍裕关,白氏大军却部在最前方的薪门关,无人察觉,援救不及,被草原铁蹄冲开了城门。
只是一夜之间,荆云六州,竟都易主了!
***
景元十六年的新年,许多人注定过不好了。
楚矜言得了信,立即便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将军丢城已是大罪,具体下场参照南部战线被斩的几位参将,可更严重的是——休屠王攻下苍裕关的方式。
这样绕过薪门关,在周国的土地上大摇大摆,如入无人之境的样子,说大周军中没有内鬼通风报信,别说景元帝,便是天下的百姓,也是不信的。
白家军丢了苍裕关,还能再抢回来将功补过,可若是被定了通敌叛国的罪名,这一整个家族,恐怕都要遭殃。
虽然如此,可楚矜言仍是超乎自己意料的冷静,好像他早就在等着这一天了似的。
“青鹤,你马上回老师府上,让他关门闭户,这一晚上,到明早内宫门开前,谁都不要见。”
楚矜言思索了一瞬,语速很快地叮嘱章家的仆人。
对方愣了一下,连忙应是,收起那张传信的纸,匆匆走了。
楚矜言深吸一口气,飞快地在脑中把整件事过了一遍。
毫无疑问,北疆军中有内奸。
现在最要紧的,要么是把这个人揪出来,要么是从休屠王手中夺回荆云。
可这两件事都谈何容易……那内奸能指引匈奴军队,如此深入大周腹地,一路上还避过所有可能的斥候和岗哨,定然隐藏极深。
而匈奴此次攻其不备,想来也准备许久,说不定,连年前那几场大胜中,都有不少是草原人的障眼法!
这整件事筹谋十分细密,专挑在战事并不吃紧时,又让后方粮草辎重无继,使白崇明不得不回京求援——那一段时间,便是北疆最为空虚,也最容易被操纵的时候。
可这样一来,镇北将军是愈发洗不清了。
可是……楚矜言想:那些人凭什么能掌握白崇明的行踪,知道他定然会在那时回到京城呢?
除非——
除非,对方有着不小的势力,这一次的粮草短缺,或许并不只是源于景元帝的猜忌防范,而是那些人刻意使然!
楚矜言脑中猛地一清,怀疑的对象突然间清晰起来。
这时候,外城中已经传来的心急的百姓点燃爆竹的声音,今天是除夕之夜,盛京将举行盛大的庙会庆祝活动,夜市开满整晚,阖家团圆的百姓可以自由上街闲逛,不受宵禁的约束。
楚矜言匆匆收拾了桌案上的东西,转身便往郑国公府走去。
郑国公正穿着一身喜庆的新年礼服,看见外孙的一瞬间,脸上便浮现出乐呵呵的表情。
“怎么到外公这里来,今晚的宫宴你不必……出什么事了?”
老人家话说到一半,便注意点楚矜言脸上凝重的表情,笑容登时一顿,也变得严肃起来。
能让他这个外孙如此表现的,定然是大事。
果然,楚矜言将事情一说,老国公脑中一片晕眩,险些站不稳。
楚矜言连忙上前,扶着外公坐到太师椅上。
“苍裕关……破了?”
郑国公的声音都有些颤抖,像他这个年龄的人,幼年时都曾经经历过大周最风雨飘摇的时候。
那时匈奴人长驱直入,几乎打到盛京墙下,满京贵胄人心惶惶,连皇帝都几乎要弃城南逃。
再后来,周人一点点守住了河山。
从白守义老将军打退匈奴入侵,主持修建苍裕关,到白氏一门三代镇守北疆,这每一寸土地,都是将士们用鲜血一寸寸筑牢的防线。
匈奴铁蹄肆虐中原的情景,是这一代人记忆中最血腥的回忆。
“镇北将军已经回援了,”楚矜言坚定道,“荆云剩余的六州,不会再丢的。”
郑国公闭上眼,颤巍巍叹了一口气。
“崇明如今也挑大梁了……他是继承了老将军的雄风的。”
可他很快意识到另一个问题:“但皇上——”
楚矜言涩然接道:“……皇上却未必能应允白氏继续执掌北疆大军了。”
老国公的眉头紧锁起来。
他们都了解皇上,白家这一次想要将功折罪,恐怕难如登天。
“孙儿有个想法,”楚矜言道,“说不定可解眼下危局。”
郑国公眼睛一亮:“哦?你快说说。”
楚矜言坚定道:“我要去北疆。”
郑国公愣住了。
不提他这外孙的身体,去那种苦寒之处,原本的作用还能发挥出来几成,便只是皇上那关,就不好过。
景元帝本就怀疑楚矜言与白家有私交,前面不久,还是借着大皇子发难,楚矜言自请退了亲事,才将这事暂缓下来。
现在白家眼看着就要见疑于帝心,楚矜言这样上赶着要去北疆与他们“会和”,这不是更往皇上疑心上扎刀子吗?
皇上怎么可能同意!
楚矜言说:“皇上所求,不过就是北疆稳定,武将不敢犯上作乱,他既疑心镇北将军,便让白将军回京来,以自己为质。没有比这更能表达忠心的方式了。”
“可、可是,”老国公呆住,“这哪里等得到他自证清白,不说白崇明一走,北疆必然更乱——他一旦回京,那几乎就是死路一条了!”
不论是皇上,还是有意陷害的幕后之人,肯定都会在第一时间选择杀掉白家家主,甚至,他都有可能走不到盛京!
“不会的,”楚矜言道,“他看上去只一心防范武将,其实……还有更睡在他卧榻之侧的人。”
“你是说……”
“如果只是普通的计谋,担忧白家功高震主的皇上只会顺水推舟,杀了这个心头祸患,但他若开始疑心——是皇子密谋颠覆朝政,那么无论如何,他都要让镇北将军活下来。”
楚矜言一笑:“大皇子殿下,还是太心急了,他只是‘最有望’争夺嫡位的皇子,尚且还不是太子呢。”
郑国公反应了一下,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确是如此,”老人微笑着摸摸自己的胡子,“子欲叛父,犹胜于臣欲僭君。”
弹幕也愣了几秒,随即飞快地刷起来。
【是楚知行干的??是那个主播干的???】
【卧槽……虽然但是,这如果是真的,是不是,是不是有点太卑鄙了……】
【无毒不丈夫嘛,站在玩家的角度也可以理解。】
【我理解不了……救命,即使是走反叛军攻略线,也起码有个为了拯救贫苦百姓的借口,可主播现在是皇子啊,那些边城的百姓就不是他的臣民了嘛?】
【前面那条是不是太真情实感了,这只是游戏啊你清醒一点。】
【游戏也不能连道德底线都不要了啊,说真的我有点跟无辜被杀的百姓们共情了。】
【虽然嘴里总说不择手段搞事业很爽啦……但果然还是不喜欢没有心的升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