喑哑(1 / 2)

喑哑

大多数人心中的卧龙先生大概是什么模样?书生意气,口若悬河,经天纬地之才。

然而呈现在胤禩与胤禛面前的吉同甫却略微有些不同。

他竟在他的隐居之地收养了一群小孩子,而这些小孩子要不是被人贩子拐卖,要不便是便是被父母抛弃的孤儿。

胤禩与胤禛皆是一愣,吴景同倒是丝毫没有诧异,回头像是才想起来时,对着俩人说道,“对了,忘了和两位殿下说,我师傅他收养了很多小孩,这些也都可以算是我的师弟师妹。”

所以,那些高昂的学费或者说被贪污的赈灾款全是用在了这些小家伙身上?

说不出是什么心情,那是一种很复杂的微妙之感。

没了那笔钱,许多灾民饿着肚子,甚至因此而丢了命。

然而也正是这一笔钱,在这个破旧的小院,撑起了十几个小孩的性命。

所以,何为善?

仿佛人这种东西,从来就不是能够被简单定义的。

进了门,吴景同吩咐那群小孩出去门外玩一会,他们这才见到了传说中的卧龙先生吉同甫。

衣着虽朴素无比,但却足够素雅整洁,一举一动间皆是文人风骨。

才一见面,胤禩心里便有了计较,这确实是个有才之人。

于是胤禩主动向他先开了口,“先生。”

吉同甫却是不应,任由胤禩的寒暄白白落在地上,徒生几分尴尬。

胤禛蹙了蹙好看的眉,正要计较,吉同甫却对他们做了个让他们请坐的手势。

吴景同看到他们的愕然,脸上亦同时露出了惋惜的神色。

这样被称为卧龙先生的经天纬地之材,却是一个哑巴。

纵使满腹经纶,而他不能言,便不能为谋臣。

胤禩与胤禛只不过一瞬便明白过来,立马藏住了自己眼神里的骇色,那份不合时宜的震惊像是某种不礼貌一般。

“先生,多有叨扰。”此刻,胤禛亦开了口,不似刚才那么漠然。

见俩人在知道他是个哑巴之后,并没有露出鄙夷或轻视的神情,吉同甫神色稍霁,领着他们坐下,给三人都倒了茶。

这茶不是什么昂贵的玩意,但泡茶的水却是山泉,有股让人沉醉的甘甜。

胤禩与胤禛说明来意,是要向吉同甫请教治水的问题,吴景同早已拿来纸笔,在一旁央求他的师傅。

“师傅,这两位皇子皆是心系天下百姓之人,是真真心心想要为百姓们做些实事的。若您有解决之法,徒儿求您帮帮他们。”

吉同甫的手顿了一顿,而后看向胤禩与胤禛。

他除了那些学问上的造诣,就连卦象他亦是知晓精通。这样通天晓地的能人,因此才会被上天收走了说话的能力。

他只不过一看俩人的面貌,便已知天下的未来,就掌握在这其中一人手里。

是帝王之相矣,并且是蓬勃之相,这相只会让王朝的气势更加恢宏壮阔,延绵不绝。

胤禩与胤禛被这样的眼神打量着,却仍是毕恭毕敬地朝吉同甫拱拱手,“求先生助我们一臂之力。”

于是,吉同甫终于被打动,开始给他们分析起局势。他在纸上写写画画,吴景同便照着他师傅的意思解释给俩人听。

吉同甫先是写了潘季驯三字,胤禩与胤禛对视一眼,一下便反应过来,这是明代著名治水专家的大名。

这是要他们仿先人之举而行?

只不过微微思索,俩人便已经有了计较。先生说得在理,与其采用一些难以预计的新法子,随时有可能适得其反,而先人的法子虽容易过时,却已经有人为他们试验了一次,实为更加稳妥之计。

见他们点头忍痛,吉同甫又在纸上写了四个大字。

那便是潘季驯大人曾提过的“束水攻沙。”

何为束水攻沙之法?只见吉同甫写在纸上,由吴景同转述解释给他们听。

听完,胤禩与胤禛豁然开朗,有种从迷雾中拨开见得月明的欣喜之感。

他们又问了吉同甫许多具体实行的问题,吉同甫一一为他们解答,实行的措施在他们心中愈发清晰起来。

三人侃侃而谈,等结束探讨,来时还明亮着的天竟有些昏暗,太阳不知何时已经下山,他们竟足足商讨了一下午。

好在,不是一无可获。来时愁眉紧锁,心悬在半空之中,回程时,却有了一个可值得一试的法子,怎么不算是柳暗花明。

待他们走后,吉同甫在俩个小孩身上都发现了银子。

吉同甫只沉着脸看他们,两个小孩便立刻规矩地交待起来,唯恐师傅生气。

“是刚刚两位贵客给的。一人给了一袋,说是对师傅的谢礼。”

吉同甫望着远方那三个渐行渐远的背影,捋了捋胡须,心下思索万分,生出了无限复杂的情感。

真龙就在此二人之间!

胤禩与胤禛回去后,便利满命人按照吉同甫所说,开始对黄河进行治理改造。